「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因為只要有所求,當求不到或得到太少時,就會起煩惱,這就是求不得苦。佛法中提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妄想的心歇止,清明的心自然現前。儒家也是這麼講:「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心中沒有貪求,品德自然高超。
從苦中解脫(十八)
惟覺老和尚~開示
「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因為只要有所求,當求不到或得到太少時,就會起煩惱,這就是求不得苦。佛法中提到:「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妄想的心歇止,清明的心自然現前。儒家也是這麼講:「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心中沒有貪求,品德自然高超。
有人會問,如果什麼都不求了,不是消極悲觀嗎?其實,真正心中達到無所求,亦不妨礙有求,因為有求就是用,無求就是體。這念心無欲無為,有求就是這念心的起用,心中安住正念,起用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求,要從因上去求,求自己時時刻刻起善念,不起惡念;求自己要不斷精進、發大願,修一切善,斷一切惡;求自己要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所以求了以後,又歸於無所求,就是真正的菩薩行,真正的般若智慧。如此,我們的心就安定下來了。心安定下來了,我們的智慧、定力,乃至於福報無形當中就會增長。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25218924517824&id=10001089196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