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費力】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費閑歌》這段詩偈,是明代憨山大師所寫。
修行容易遇師難,
不遇明師總是閒;
自作聰明空費力,
盲修瞎練也徒然。
《費閑歌》這段詩偈,
是明代憨山大師所寫。
(一)修行容易遇師難
修行容易,
但要能遇到明師指點,
卻不容易。
古德有云: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中國難生,明師難遇。
說明善知識…
並不是輕易就能尋獲。
一個人…
是不是善知識,
可以從很多方面觀察。
例如…
有的人論議高深,
有的學養豐富,
有的心胸慈悲!
總說善知識,必須具備:
(1)自己要有證悟
(2)要能通達真理
(3)有慈悲心肯教人
(4)能方便權巧為人解說
(二)
不遇明師總是閒:
不遇明師可惜。
(三)自作聰明空費力
好不容易遇到明師,
卻又“自作聰明空費力”更可惜。
有的人自視很高,卻沒有師承指點,往往容易被自己的聰明所誤。
比方佛門的早晚課誦,維那師會敲大磬,引領大眾唱誦。
維那的“那”讀作「ㄋㄨㄛ」,不是「ㄋㄚ」。
如果沒有人指導,一定不知道,它的正確念法。
又如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尊者,這裡的“葉”要讀梵音「ㄕㄜ」,不是樹葉的「ㄧㄝ」。
讀錯了,表示沒有人指導,所以有明師教導,還是很重要的。
(四)盲修瞎練也徒然
一個人…如果認不清目標,很容易走錯路,一錯謬之千里,一錯難以回頭。
如果半途中,有人引路指點,不就事半功倍了嗎?
所以在《佛遺教經》裡,佛陀說:
我如善導,導人善路,
汝若不行,過不在導;
我如良醫,應病予藥,
汝若不服,咎不在醫。
意思是:我如同一個引路的人,可以引導你走向正道;
你若不循著,這條道路去走,我也莫可奈何。
我像一名醫生,可依照你的病情給予藥方,你不吃舊疾新病都好不了,那也不能怪我呀!
人來到世間,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
就必須不斷…跟隨父母師長學習,才能慢慢進步成長。
進入社會,各行各業都有專門的老師,好比韓愈在《師說》裡提到: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如果自視太高,不肯尋求善知識的指導;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終究還是徒然無功的。
所以人生當中,最要緊的是,學習前人的經驗。
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依教奉行。
否則盲修瞎練,不僅空費心力,也增加幾分的危險,那就枉然了。
維那:為寺中統理眾僧,進退威儀之重要職僧。
(文章:星雲大師)
https://m.facebook.com/FuHuiLanRuo/photos/a.606570852786025/733022616807514/?type=3&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