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一些個富貴的人,都是因為前生供養三寶,所得的福報就那麼大!我們今生很貧困,就因為不曉得供養三寶。有人說:「這個道理,我有一點不相信。」你不信,那你來生還是一樣窮 (Triratna)
宣化上人:你們想要沒有苦,就要供養三寶,要在三寶的面前來做功德
「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假使這個人有福,他怎麼有的福?就是因為這個人修道,曾經供養過佛、法、僧三寶。
所以你們想要沒有苦,就要供養三寶,要在三寶的面前來做功德。
做功德,不要說:「我在廟上出了錢,廟上做什麼用啊?」不用問!你種你的福,不要管他做什麼用。
你供養三寶,盡你自己的心來做,在三寶面前來求福、求慧。你做功德,這就是求福。
怎麼叫求慧呢?你學習佛法,聽經、念經、誦經、研究佛法,這就是開智慧。
出處:《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序品第一〉
談到供養,這是佛教最要緊的!你要供養三寶--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佛、法、僧,這是三寶。
「為什麼我要供養三寶?三寶供養我,不是最便宜的事情?」你覺得最好,實際上,你是算錯帳!
你現在為什麼一切的事情都不如意?因為你沒有供養三寶。你現在為什麼想用錢也沒有錢用,想買一件好衣服也沒有,想住一個好房子也沒有?
這都因為你不供養三寶,所以這福報就一天比一天薄了。你若供養三寶,這福報就一天比一天增加的。
三寶,是世間的良福田,這是種福的一塊田地。所以有這麼兩句話:
泥龍雖不能降雨,祈雨必假泥龍;凡僧雖不能種福,求福必假凡僧。
那個用泥造的龍,它不會下雨,但是你想要求雨--西方人沒有這種思想,中國人有這種思想,一沒有雨下,就要求雨。
求雨到什麼地方去求呢?
就到龍王廟那兒,向用泥造的那個龍王去求雨;往往一求就有雨,果然就很靈的。你若不到泥龍那地方求雨,這雨就不來。
有人說「不求,它也會下雨。」你這個說法好像是很合乎邏輯,但是你一定知道不求它也會下雨嗎?你也不知道。
你只是想像是這樣的;可是想像中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真的。
凡僧雖然不能種福,可是你想要求福,必須要在三寶的面前來求福!
你看那一些個富貴的人,都是因為前生供養三寶,所得的福報就那麼大!
我們今生很貧困,
就因為不曉得供養三寶。
有人說:
「這個道理,
我有一點不相信。」
你不信,那你來生還是一樣窮!
出處:《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見寶塔品第十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極樂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Be2LpZoY/
佛教三寶(英語:Triratna)
供養三寶英文可以翻譯為 "Offering to the Three Jewels"。
更詳細的解釋,可以說:
Offering to the Buddha: 供養佛
Offering to the Dharma: 供養法
Offering to the Sangha: 供養僧
所以,完整的說法是 "Offerings to the Buddha, Dharma, and Sangha"。
標籤:
致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