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一切不如意都會過去!
放下,一切不如意都会过去!
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正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表相,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表相的时候,不被迷惑,那么就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当下,人们似乎都越来越浮躁,情感淡薄,耐心缺失,幸福感越来越低。越来越缺少了一些淳朴、自然和真实的气息。
究其原因,是人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在无止尽的妄想执著中迷失了本心,忽略了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所谓欲望皆为枷锁,欲望太多,心则不明不宁。
只有放下,才能走出内心的囚笼;只有放下,才能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走出人生的迷茫。
放下执念,拥有轻松
《指月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日,梵志拿着两枝花来供佛。
佛说:放下吧。梵志将左手的花放在地上。
佛又说:放下吧。梵志又将右手的花放在地上。
佛继续说:放下吧。梵志看着空空的双手,不明白还要放下什么。
佛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我是让你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六识,放下了这些,你才能摆脱生死的囿限。
佛说放下,不是放弃已拥有的一切,而是心中无挂碍。
一个人心里能容纳的东西是有限的。
装的东西太多,什么都放不开,就容易钻牛角尖,走死胡同。
人活在世上,都有所追求,追求名利、金钱、安逸等等。
有追求,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如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累,满腹委屈,就是因为求而不得心生烦恼,贪心不足想占有得更多。
所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放下你对外界的所知、所感、所为,向内寻找你的自我、自满、自负。
你会发觉真正的错在于你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真正需要自省和改变的是自己。
谁没有山穷水尽过?谁的生活不曾一地鸡毛?
只不过有人常翻旧账,有人难得糊涂。
事情总会一件件发生,别什么事都往心里去,心宽了,人就不累了。
一位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做到自己快乐,也能带给别人快乐?”
智者说:“有四种境界,一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放下小我,别把自己当回事,这是无我的境界;
二是把别人当成自己,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苦乐,这是慈悲的境界;
三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尊重别人,保持距离,这是智慧的境界;
四是把自己当成自己,忠于自己,活出自己,这是自在的境界。”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能影响心情的因素很多,能左右快乐的唯有自己。
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选择。
快乐更多的是源自于内心的强大。
不快乐的人,是因为入心的东西太乱,计较的人和事太多。
太容易揪着一件事情不放,过不去,出不来,心慢慢就被痛苦淹没。
佛说,执念太深终会害了自己。
放下执念,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生命尚有始终,事情更是如此。
放下过去,拥有新生
有一位年轻人,不幸失去了一只手,他觉得自己是残废人了,每天都非常痛苦,对生活充满绝望。
于是他就去求见智慧大师,求大师指点迷津。
智慧大师说:年轻人,我把你渡过河,带你去看一看。
年轻人就跟着大师渡过了河。
上岸后,大师要求年轻人把船扛上,跟着他走。
年轻人很不解,船这么沉,一个人怎么可能扛得动呢,再说扛着船赶路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师说:年轻人,你看,这个船,过河的时候你要靠它渡河,但是过了河,你就要放下它,否则,它就会成为你的包袱。
人生要扛起很多包袱,最大的包袱不是扛不起,而是放不下。
《道德经》言:“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大自然尚在一呼一吸间,实现草木万象;人也需要吐故纳新,内心才能永葆生机。
如果把过去的一切都背负在肩上,一点小事就容易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把负面情绪都装在心里,身体里就会充满垃圾和毒素,慢慢枯萎,药石罔效。
《后汉书·郭泰传》里写道:
东汉时期,孟敏曾经居住在太原,有一次他背着甑走在路上,一不小心甑掉到了地上,打破了。
他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检查一下甑破损的情况呢?
他说,甑已经破了,再看它有什么用呢。
生活有期待,也有失望,这就是规律。
当今日已成昨日,要有一种堕甑不顾的心态去接纳所有的遗憾。
纵然有很多不甘、不舍和不忍,也要学会“断舍离”。
该扔就扔,家才能干净;忘怀往事,才能轻装上路;挥别得失,迎接新的开始。
古诗里说:静观流云钟鼎山林全是梦,世间宠辱休惊。
放下过去,失去的,就已经失去了,木已成舟,就要学会释怀和放手。
放下他人 拥有自己
有一次,白云和他的师父杨岐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白云回答:记得,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杨岐听了,大笑几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白云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左思右想,心里很烦闷。
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跑问师父到底笑什么。
杨岐笑着对他说:原来你还不如一个小丑,小丑不怕别人嘲笑,你却怕人笑。
所谓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很多时候,我们的世界太拥挤,一句话,一些小事都能让我们想太多。
别人的想法、看法和判断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呢?
人生是自己的,应该由自己来主宰。
与其顾虑别人怎么样,不如活出自己的个性与光彩。
佛陀修行时,经过一个村庄,那里的人对他有很大偏见,把他说得十分不堪。
佛陀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说完。
有人问:我们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你怎么没有任何反应?
佛陀说:你要是十年前问我,我还会有所反应,现在,我只会按照我内心的想法做事,而不是跟随着别人的情绪走。
人永远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期望和偏好。
懂你的人,会包容你的一切,不懂你的人,你做得再尽力他都不会满意。
与其患得患失地讨好别人,不如开开心心做自己。
在需要的时候给倾听自己并满足自己需求的机会,像照顾家人一样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是一个简单的意识,很多时候正是那些简单的事情让我们感到自由。
当你觉得累得喘不过气时,当你觉得痛苦得无法自拔时,
将一切统统抛下,对自己说不管了,都不管了。
你会发觉,管好自己才是真正的负责任,考虑别人的情绪,都是瞎操心。
佛说: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金刚经》里说:过去事、过去心,不可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放下既是一种成全,更是一种解脱。
世事无常,不要总想着责怪他人,抱怨命运。
想想是不是自己兜里没有什么,却总想掏出什么。
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始终不明理、不悟道,自己把自己困住了。
一切根源在于心,烦恼在心里,解脱也在心里,懂得了,才能放下,才能更好地前行。
佛经上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放下的是无知,得到的是智慧;
放下的是恐惧,打开的是心量;
放下的是自我,拥有的是全世界。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坦然放下过去,拥有自在欢喜的人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09200270/posts/pfbid0GPGXPqQ98Qu1TPdTx5MLmqpUQkRd24G8nry1sy5SfM1n9McbWTgPqFwQzPSMhZv1l/?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