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常常比喻說,我們自己像一支點燃的蠟燭,光明遍照,迷惑顛倒的眾生也是一支蠟燭,但沒有點燃。我們把光借他,把他也點燃了,他也開智慧、得利益。自己的光明並沒有損失,這就是回向的意思。(梵語:pariṇāmanā)
把功德回向給他人,自己有損失嗎?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是把自己的功德回施一切眾生。
有些人把功德看得很重,覺得自己好不容易修的功德怎麼可以給人?怕一給人,自己的功德就沒有了。
把自己修學的功德統統回向給他人,並不是自己的功德都沒有了。
佛常常比喻說,我們自己像一支點燃的蠟燭,光明遍照,迷惑顛倒的眾生也是一支蠟燭,但沒有點燃。我們把光借他,把他也點燃了,他也開智慧、得利益。自己的光明並沒有損失,這就是回向的意思。
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自己功德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是越回向越大,為什麼?
心量大。心量大,功德也就轉變大了,一切法隨心轉。
不回向,念念都為自己,這心量很小,因此功德也就有限,局限在自己心量的範圍之內。
所以不管修大的功德、小的功德,乃至於毫髮之善,都應當回向,這是拓展我們的心量,圓滿修行的功德。
越回向,功德越大
回向有三處:第一回向菩提,所修一切功德,不求人天福報,只求真實智慧、真實的覺悟;
第二回向眾生,自己有智慧、有福報,都給眾生去享受,自己絕對不留戀這些享受;
第三回向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學佛不求別的,求明心見性。
自己所有的成就,智慧也好、功德也好、福德也好,自己不要享受,統統回向菩提。
所求的是智慧,希望自己逐漸逐漸開悟,希望自己往生。
我們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回向實際。
這兩種回向怎麼落實?
落實在回向眾生,總要有這個心、這個願,有這個行動,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離苦。
幫助眾生覺悟、離苦裡面第一個功德,就是幫助他認識淨宗、明瞭淨宗、修學淨宗,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學佛的人應當是念茲在茲,常常想著這樁事情。
https://www.facebook.com/542673237/posts/pfbid0WW2fLchJWGVaCgoJdi36iSvQokaJYts74JFgSTXk5Qpmopsj2wYV6K7oydVQeVa6l/?mibextid=Nif5oz
回向
(梵語:pariṇāman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