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出大福報的四個方法(一定要實踐)一個人的福報,冥冥之中都有定數 (Must practice)
㊙️修出大福報的四個方法(一定要實踐)
一個人的福報,
冥冥之中都有定數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抱怨生活過得辛苦,心裡覺得不公平。
他們感嘆這世間,有些人要錢有錢,要事業有事業,要愛情有愛情,為什麼自己卻沒有呢?
佛經上說:
人的福報,
冥冥之中都有定數。
人的一切都由福報主宰,生活中的不順都是因為福報不夠。
㊙️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星雲大師說:
錢只能在這輩子花,而福報呢?
生生世世都可以用。 比起金錢,人更應該儲存福報。
很多人不懂這些,
認為我有福,就享用無度。
殊不知,
當一個人在享受福報的時候,已經在孕育著許多災禍了。 等福報享盡,災難便會接踵而來。
弘一大師小時候,
家裡有這樣一幅對聯:
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緣惜福;求名,求利,但須求己莫求人。 」
他從小就將這句話謹記在心,以後不管是穿衣還是飲食,都十分注意,一粒米飯都不願浪費。
弘一大師七歲的時候練字,拿一整張紙瞎寫。
母親看到後,
就嚴厲地呵斥他:
“孩子,你父親在世的時候,莫說這一整張紙不會輕易糟蹋,連寸把長的紙條都不會浪費。”
弘一大師長大,直到出家,也一直謹記小時候母親的教誨,珍惜衣物、糧食,不捨得隨意浪費。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甚至是個饅頭,一杯水,一件衣物,認為丟掉也沒有什麼可惜的。
浪費,其實是在消減福報。 今天浪費一點,明天浪費一點,一輩子累積下來就是不小的數目。
我們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累世積攢的福報,浪費一次,便是造業一次。 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珍惜現在一切,才算不枉費今生的福報。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朱子家訓》中說:
倫常乖舛(chuǎn),
立見消亡;
德不配位,
必有災殃。
一個人能有多大福報,必須有相應的德行來承載。 與德行不對等的福報,若是顯現出來,也會帶來禍端。
我們不要覺得自己擁有什麼,應該想想自己配的上這樣的福報嗎?
很多人一夜致富卻生了大病,剛升職卻妻離子散,就是因為“德不配位”,你的德行還不配享有這樣的財富。
古人常說,
厚德才能載物,
千金財富必是千金人物。
現在有些年輕人,只想著享福,羨慕別人賺錢多、生活好。 殊不知,一個人富有,是因為他福德深厚。 心中想著,我要享受福報,所有的福報都享完了,就會越來越窮。
人活一世,每個人都有追求,但是如果我們的追求不遵循天道,享受了超出我們德行的福報,一定會招來災禍,果報慘烈。
㊙️善能積福,德能改命
行善積德,上帝會記在因果簿裡。 也許好運不會立刻降臨,但等到時機成熟,上天就會降下福氣。
在《中庸》中,
孔子曾這樣評價過舜王: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
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舜是個真正有德行的人,他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
儘管後母和父親還有兄弟,曾經想要置他於死地,但他內心沒有絲毫怨恨。
當了天子之後,因為自己不能讓父母開心而內疚,跑到原野上哭泣。 直到最後,終於感動了父母,也感化了天下百姓。
像舜這樣有大德行的人,一定會有好的福報,得到豐厚的俸祿,也會有好名聲,最後還會長壽健康。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消,但日有所損」。
行善積德,可以積攢福氣和好運,並且會福澤子孫,庇佑後代。
老祖宗說: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
善良之人有福報,
真誠之人鴻運隨;
心存善念天必佑,
心懷真誠福必來。
我們都知道,
命是天定的。
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基本上註定了你的外表、你的財富、你這輩子會遇到什麼人、大概什麼時候跟誰結婚,甚至什麼時間死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這不是迷信,這是基於象數理得出的結論,我沒有研究易經,但是我看了劉豐老師的《開啟你的高維智慧》,這裡面講的很清楚,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裡面的底層邏輯。
這些是天生帶來的,
但運是後天的,
也就是說,
除了天生帶來的東西,
福報是可以後天修的。
弘一法師說:
「如果你有福報,卻發不了財,請不要疑惑。是你的福報轉化成了健康的身體、平安的日子、溫暖的家庭,和有良德的子孫。福報不一定讓你很有錢,但一定會讓你成為最圓滿的自己。
只管去修福報,不要去執著福報是什麼,走上覺醒之路就是很大的福報。
那麼,如何修福報呢?
分享四個方法,重在實踐。
01 擴大心量
當我們心量很大的時候,啥都不是事,
劉老師說:
修行人,人生沒有大事,所有的事,都是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例如
今天別人罵了我一句,如果心量很小,我會時時記住“他罵了我”,然後在心裡產生很多的怨恨。
當我們心量很大很大的時候,這就是大海當中的一滴水。
這是可以練習的,如果能活在當下,他罵我這事已經過去了,過去了就是不存在了。
如果不能活在當下,把時間拉長,在歷史長河中,在人的生命當中,這也不是事;
再把範圍拉大,在宇宙當中,這更加不是事。
如果我們有修心的練習,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以前很憤怒的事情,一定會生氣的事情,現在已經激不起我們的情緒了。
02 斷惡
在行為上,大多數人是不會去傷害別人的,但是,看不見的心念是很容易有惡念的。 例如:貪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這都屬於惡念。
甚至擔心都是惡念,
擔心就是詛咒。
那怎麼辦?
無念是非常難做到的,那就把惡念轉化為善念、正念。
首先還是要覺察念頭,看見自己擔心了,轉化為祝福;看見自己嫉妒了,轉化為隨喜;看見怨恨了,負起100%的責任,都是我投射出來的…
這也是需要練習的,
練習新的腦迴路。
03 布施
三種布施:
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施,無畏施就是幫助別人排憂解難。
法布施超越了財布施很多,為什麼?
因為你給別人布施錢財可以解決他一時之急,但是管不了他一生,而法布施關係到他一生的幸福和慧命,慧命,還是智慧。
有一點要注意,
自然而然的去做,不要想自己在做好事,在種種子,在三輪體空的情況下去做。
04 清理
”對不起,請原諒,
謝謝你,我愛你”
這個太重要了!
一方面,清理可以消融很多業力,另一方面,清理也是修福報,我們不知道哪一句清理,送離了哪一位眾生。
清理的作用,如果我天生帶了10畝的福田來這個人間,但是中間有障礙,我只能取用其中的8畝,清理後,我可能能用10畝,我還修了5畝,就有 15畝了。
這四個方法是相輔相成的,一起實踐,清理能讓心量擴大,也能讓布施越來越自然,還能讓念頭越來越少。
實踐實踐實踐,
練習練習練習,
刻意練習,
重要事情說N遍。
最後,平靜與你同在🍓🍓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FPry7yg13/
千交代萬交代
一定要實踐 英文
(Must practice)
必須練習
《知行合一》
行才是真知
疑為罪根,疑是業障。
不通是業障障礙。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