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3的文章

一般的戒,都是指身口戒,不是心戒。而佛戒是心戒,是故:「攝心為戒」。攝心為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注意你的起心動念,才叫做真正持戒清淨的人。

一般的戒, 都是指身口戒, 不是心戒。 而佛戒是心戒, 是故:「攝心為戒」。 攝心為戒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注意你的起心動念, 才叫做真正持戒清淨的人。 如果我的身體 不殺、不盜、不淫。 我這個口,不妄語、 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 但是, 我的內心充滿着嫉妒、 充滿着恨、懷疑、 攻擊、排斥, 雖然嘴巴沒有講, 身體沒有殺、盜、淫, 但是, 那個動念控制不住。 前面的身、口 持得很清淨, 看到不如意的事情、 不喜歡的就憤怒, 那麼這個人不能說 他是一個持戒的人。          慧律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2BE28JH7YVvnpCbBpS2NUxnpRpeNk3Gdd5RyUbNs1DuCVsX7mwkVaRj4rduMJnndgl/?mibextid=Nif5oz 留言: @玄一學佛修行: 「一心」就是成就 一心就是「清淨心」 清淨心「生智慧」 自性「清淨平等覺」 自性「不思議」 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法」皆是佛法

【有心是妄想,無心是感應】什麼是真境界?在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所遇到的境界多數是真實的。一旦癡心妄動,想要見到什麼,那麼所遇到的境界多數是虛妄的。

什麼是真境界? 在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 所遇到的境界多數是真實的。 一旦癡心妄動, 想要見到什麼, 那麼所遇到的境界 多數是虛妄的。 但是在大圓鏡智所現是真, 在分別識心所現是假。 有心是妄想, 無心是感應。 學佛法的人切記。 所有一切境界來時要有擇法眼。 認識境界,不著境界。 無論是真是假都不執著。 ——宣化上人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812276364/posts/pfbid02W4fcPVxVA4cvKb2pme57MGgHBqWGUx2mhTteV127xZjGL4gQR6bp4oo9dkvfPFTyl/?mibextid=Nif5oz

【十修歌】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彼此不比較,三修處事有禮貌,四修見人要微笑,五修吃虧不要緊,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心內無煩惱,八修口中多說好,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若是人人能十修,佛國淨土樂逍遙。

圖片
【十修歌】 一修人我不計較, 二修彼此不比較, 三修處事有禮貌, 四修見人要微笑, 五修吃虧不要緊, 六修待人要厚道, 七修心內無煩惱, 八修口中多說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 十修大家成佛道, 若是人人能十修, 佛國淨土樂逍遙。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26271473/posts/pfbid02zAxKTh122AApfENKL6q1mfYSMxSLuevJ1YokJV5qmmmTM1J9AvDRbWkEnr18njrpl/?mibextid=Nif5oz

【學佛三部曲】第一懺悔業障,第二超度老祖先和冤親債主,第三培福報。

傳喜法師 :                                                                    學佛三部曲, 第一懺悔業障, 第二超度老祖先和冤親債主, 第三培福報。 首先要懺悔業障,無量劫的業障大如須彌山,一懺悔,它不成熟,就不會發出來,一發出來還了得? 你看有的人因果報應現前,苦不堪言,我們看著都苦,不要說他自己受的了,所以學佛馬上懺悔業障。 你功德越大業障也會現出來,為什麼? 這叫消業障, 業障不出來怎麼能消呢? 所以功德大更要做好思想準備,功德越大,業障就會越往外現。 業障現出來了重業輕報,否則以後臨命終再現出來,那就更苦了。 第二,超度老祖先和冤親債主。 因為我們學佛了, 那些冤親債主, 那些有緣的眾生還很痛苦, 你不想它、不回向它, 也許會找你麻煩, 好像你中了彩票, 親戚朋友都會來向你要錢。 因此,立即要回向冤親債主。 你皈依三寶, 皈依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要馬上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沉溺的眾生都要回向, 何況老祖先? 你如果沒學佛, 你自己業障很重, 拿什麼回向他們, 但你皈依了之後, 無邊福德就要回向他們。 三寶是我們的福田, 趕快培福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MGsc2DDRgqBPSw1kMHPAvt75tABKvKzw7QXtPpYbzs2RStBfv5LaNkE8aUR89yncl&id=100010174779423&mibextid=Nif5oz

魔王波旬對釋迦牟尼佛说 :「你涅槃後,我一定要破壞你的佛法。」

圖片
魔王波旬對釋迦牟尼佛说 :「你涅槃後,我一定要破壞你的佛法。」 佛陀说 :  「佛法是正法 ,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道 : 「呵呵,正義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在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孫不也很多吗❓人性本恶,学环容易学好难。你入滅之後,信仰你的人会越来越少,信仰我的人会越来越多。 #佛陀说 : 佛光是普照之光,照燿著善良的人,也照燿著邪恶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时代结束了,你的福报也就完了,等到你的就是無間地狱,你会在地狱中受無量種種苦。 #魔王波旬道 : "我知道佛陀是不说谎的,但是佛陀你也知道命由心造。我会避免地狱之苦的"。 #佛陀说 : 「多行不義必自斃,哪里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道 :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我亦無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顺應百姓方面,佛陀你是比不上我的。你戒律森严,極力突出贪欲的危害,教人远离贪欲。而我顺應百姓的慾望,满足百姓的慾望,众生没有贪欲那裡有我波旬❓ #佛陀 说 : 「我有佛经留世。」 #魔王波旬道 :「经典是死文字,要教化众生,还是需要人来解释。」 #佛陀说 : 「我有僧寶留世。」 #魔王波旬道 : " 你要教化众生得引入新人吧。你老人家不会拒绝我的弟子接受你的教诲吧 "。 #佛陀说 : 「不会。」 #魔王波旬道 : 「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團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他们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 #佛陀听了魔王的话 ,久久無语,不一會,两行熱涙缓缓流了下来。 #魔王 见此。率众狂笑而去。。。 #佛典故事 #释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 #邪不勝正 #魔王波旬 #Amituofo #佛陀大慈大悲 #佛陀恩重如山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8429500294/posts/pfbid0XdkMgWfb1at2V8HgkJ67AipKiw7VRckxLitryMuPScDDYavKDd424k7fXPxKxf7El/?mibextid=Nif5oz

淨宗學會 高僧大德 善知識 AMTB-YouTube

淨宗學會 高僧大德 善知識  AMTB-YouTube 淨空法師語錄 人生是一場夢,了不可得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把你往地獄拉的六個人? 念力的秘密分享 第一集 黃念祖老居士 《淨修捷要報恩談》 答客問明心見性 悟道法師 談淨空老法師 表什麼法? 淨空老和尚必定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我們也無庸置疑 成德法師 談淨空老法師九十四歲住世的目的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第1集 定弘法師 我為什麼要出家? 念佛的好處? 劉素雲老師 學佛答疑 善待眾生就是善待自己 靜雅佛音 念四字阿彌陀佛和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有何區別? 劉素雲老師講述第一次送往生的因緣,故事太神奇了!真實不虛 劉素青老菩薩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紀實錄像

不論你認為修行有多好,都不要強迫他人認同或參與。不必費口舌去改變他人,只需要回到自己。堅定不移地塑造自己,突破自己,光明自己。燃燈燃燈,先燃己燈,亮及他人,猶如一燈,燃百千燈。

不論你認為修行有多好, 都不要強迫他人認同或參與。 不必費口舌去改變他人, 只需要回到自己。 堅定不移地塑造自己, 突破自己,光明自己。 燃燈燃燈, 先燃己燈,亮及他人, 猶如一燈,燃百千燈。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812276364/posts/pfbid0ycX8Eik7j2BP8pTdNQ68orvjzQJwaeo7ekMrWo67jRQi1umfEuDr9yvGELTHGGJCl/?mibextid=Nif5oz

佛陀告訴我們:你們都在做夢,只不過在感覺上,人生的夢比昨夜的夢長一點而已,不要太在意它,否則,它會變得很真實,永遠都會欺騙和折騰你。

圖片
佛陀告訴我們: 你們都在做夢, 只不過在感覺上, 人生的夢 比昨夜的夢長一點而已, 不要太在意它, 否則, 它會變得很真實, 永遠都會欺騙和折騰你。   ——慈誠羅珠堪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812276364/posts/pfbid0XVEExEWxvE1WMnubJATsDx9q7XtKTqA1A1kWje21PHn3VfKsbbxJspnA1BxMYVwsl/?mibextid=Nif5oz

懺悔就是懺過去,改未來,決心再不復造,貪嗔痴煩惱再不起。要從起心動念處下手,隨時觀照你的思想,不讓它懈怠。

圖片
夢參老和尚法語 懺悔就是懺過去,改未來, 決心再不復造, 貪嗔痴煩惱再不起。 要從起心動念處下手, 隨時觀照你的思想, 不讓它懈怠。 https://www.facebook.com/100024336610452/posts/pfbid0wG1Lrv3dawgs9tUr4Azju1NMYgT96WMkdLhgu2tdveFxaPic3Cpj1GzsjDeWEz9dl/?mibextid=Nif5oz

《壇經》云:【定是慧體,慧是定用】,不要被誤解,(禪定和智慧是分別的,禪定歸禪定,智慧歸智慧)。buddha-zen

《壇經》云: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不要被誤解, (禪定和智慧是分別的, 禪定歸禪定,智慧歸智慧)。 其實禪定和智慧本是一體, 禪定是智慧本體, 智慧是禪定作用, 最怕墮入「痴定跟狂慧」, (有定無慧名痴定, 有慧無定名狂慧)。 若心存名利流俗, 則無有智慧縱能入禪定, 名曰「痴定」。 身定心不定 念念無止息, 則難入定, 縱有智慧名曰「狂慧」。 若不貪名利, 不處於流俗, 了悟吾心自如如, 則見自性, (見性則是禪定智慧), 若如此即自解脫。 【純陽祖師云】: (眾生學道執而偏, 定慧分家各自賢, 禪定現前無智慧, 名云痴定群魔纏, 縱開智慧難禪那, 狂慧何能得佛緣, 但願猛醒修六度, 功成果滿證佛界)。 願此同學共同勉勵同沾佛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合十。 (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khmkFMAU7BM9bfFGuxHcg3AQp6vTh6g8u334FNCmg2QgB8Vki7jUJGDYEuBxQ6sBl&id=100007318831120&post_id=100007318831120_pfbid0khmkFMAU7BM9bfFGuxHcg3AQp6vTh6g8u334FNCmg2QgB8Vki7jUJGDYEuBxQ6sBl&mibextid=Nif5oz

佛說: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我問佛:智者和愚者有什麼區別?佛說: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地瞭解自己。瞭解別人不需要太費力,但是真正瞭解自己才最不易。buddha

佛說: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眾生皆苦,唯心不易。 世人皆求睿智,唯有追問佛陀。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問佛: 智者和愚者有什麼區別? 佛說: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地瞭解自己。 瞭解別人不需要太費力,但是真正瞭解自己才最不易。 對於普通人來說,認清自己這個過程將貫穿一生,有的人,甚至到生命的盡頭,都說不出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只記得當初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然而,崇拜英雄是信仰,生存是本能;心懷夢想是追求,生活是當前。 我問佛:你多大? 佛說:我就算1歲,我也是佛,你就算100歲,如果固守自己的心靈那也是人。 山一程,水一段,走過時卻發現,生命的路途如此短暫。無論風風雨雨,或者是平平淡淡,都值得用心去感念和釋然。 人就是在一次次地釋然、釋懷中,放下執著,淡化成見。 人生,既為過客,何須執著? 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沈沈方為太平。 經歷不是禁錮心靈的擋箭牌,年齡不是囚禁精神的說辭。 《道德經》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世界是變化的,無論什麼時候,過於固執,會讓一個人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目光變得狹窄,剛愎自用討人嫌。但是,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往往需要瞭解很多面,才能做出趨近於更加準確的判斷。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們此生,就是要經歷我們習慣的那些名字,一個個地從我們的時空里消失;我們的摯愛、親人,一個個地從我們的身邊離去。 珍惜心上人,珍惜好朋友,珍惜那一杯熱氣騰騰的紅茶。 珍惜身邊事,珍惜這個夏天,珍惜踩在馬路上的每一步。 人生碌碌,竟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也罷,也罷。 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 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 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足矣,足矣。 https://www.facebook.com/542673237/posts/pfbid027T3ozLqJt8VQwUpvwnz2pek3LXexAsWFW6ksxQE5dx5SFqKLPxx6fYYiJvkyAQUal/?mibextid=Nif5oz

即使再清澈的水,如果在一個杯子裏不停地搖晃,它都不會清澈,即使再渾濁的水 ,如果靜靜地放着,也自然會變得清澈。我們的心也是如此… (21)

圖片
即使再清澈的水, 如果在一個杯子裏 不停地搖晃, 它都不會清澈, 即使再渾濁的水, 如果靜靜地放着, 也自然會變得清澈。 我們的心也是如此… 如果你沒有給它時間去沉澱, 而總是搖晃不停, 那它就會處在一種渾濁的狀態。 靜下心來,便無雜念 則大自在! 圖文轉載 感恩分享 廣結法緣 隨喜功德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LtoxgcYJsYJAcYVbf4CJ1GxAyqdA5oNLwKQc6R7tkq9hab91MN1abdoYSe9fUM7rl/?mibextid=Nif5oz

愛因斯坦:我願意成為一名佛教徒。“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

圖片
愛因斯坦: 我願意成為一名佛教徒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                                       ——《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不能設想真正的科學家會沒有這樣深摯的信仰。 這情況可以用這樣一個形象來比喻, 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 ”                                       ——《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 空間、時間和物質, 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一個 和平主義者 , 他為人和藹友善, 同時謙虛卻又特立獨行, 從而受到廣泛的尊敬。  他有時會講講笑話, 並愛好航行和拉小提琴。  他還是個心不在焉的教授,經常丟三落四,專心於思考物理問題而忽視周圍的世界。  他還是位 素食主義者 。  他曾說: 我認為 素食者的人生態度 , 乃是出自 極單純的生理上的平衡狀態, 因此 對於人類的理想 是有所裨益的。   愛因斯坦 相信一種 宇宙宗教感覺 (cosmic religious feeling), 但反對一個人格化的神。  他曾說: 未來的宗教 將是一種宇宙宗教, 而佛教包括了對於未來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徵: 它超越人格化的神, 避免教條和神學, 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 它更是基於對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整體的體驗而引發的宗教意識。 佛教正符合了這個描述。  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  這種宗教,包容 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 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 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 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  佛教符合這種特徵。                                                    ——愛因斯坦 阿彌陀佛🙏🏻 圖文轉載  複製連結 相關閱讀: 全球學佛修行的名人明星?原來這些名人明星都在學佛, 難怪個個是人生贏家(人生勝利組)!- Celebrities learn Buddhism 閱讀完整內容 學佛的名人明星佛商 閱讀完整內容 16位近代高僧大德(Eminent monk) 閱讀完整內容 玄一:古今中外,歷史的名人都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痴狂。」不肯念佛,不是愚痴就是狂妄。真正懂得這一句名號的功德、這一句名號的意義,哪有不念的道理 ! 在哪裡念 ? 像海賢老和尚一樣,於一切時、一切處。心裡有這句佛號的時候就是道場——阿彌陀佛的大道場,道場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是正法道場。

圖片
🍁 海賢老和尚是怎麼修成的 ? 就是這一句佛號。 他沒有雜念、沒有妄想,無論幹什麼活兒,他的心裡、口裡都在念「阿彌陀佛」,無論幹什麼活兒,他都不耽誤自己的修行。 他的工作不礙修行,生活不礙修行,待人接物不礙修行,他的修行和工作、生活融成了一片。 海賢老和尚基本上是默念或者金剛持。 心裡念佛,口裡不動叫默念; 口動但沒有聲音,這叫金剛持。 和老和尚相處的時間長了,就會發現無論行住坐臥,他的嘴唇總是在微微地動。 一次,一位年輕的法師和老和尚一起在地裡刨花生,他看到老和尚摘花生的時候,嘴唇一直在動,就忍不住問道: 「師父,您嘴唇總是一動一動的,在說啥呀 ? 」 海賢老和尚答道:「阿彌陀佛 ! 」 海賢老和尚,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夫,只會種地。 出家了,不會講經,出家人的五堂功課也不會,更不會敲法器—— 他什麼都不會,只會念佛,只知道自己天天做苦工,卻不妨礙念這句佛號。 弘一法師說過: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 捨此不求,是謂痴狂。」 不肯念佛,不是愚痴就是狂妄。 真正懂得這一句名號的功德、這一句名號的意義,哪有不念的道理 !  在哪裡念 ? 像海賢老和尚一樣, 於一切時、一切處。 心裡有這句佛號的時候就是道場 —— 阿彌陀佛的大道場,道場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是正法道場 。 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戒殺放生,吃素念佛〉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1751370013980/permalink/2191200187735745/?mibextid=Nif5oz 相關閱讀: 海賢老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 閱讀完整內容 16位近代高僧大德(Eminent monk) 閱讀完整內容 一位神奇的93歲中國老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特聘為「淨空友社」辦公廳任永久性榮譽主席,身負團結世界宗教的使命!…恭敬頂禮尊敬的 淨空老法師,恭祝一切時中恆吉祥! 閱讀完整內容 大師為何落淚?嘆眾生不肯回頭! 閱讀完整內容 對人說話不要氣沖沖的, 態度要和氣。 你這次氣沖沖的, 下次他有話也不敢對你說了, 你就失去了 度眾生的機會, 甚至說 會斷他的「 法身慧命 」。 等你臨命終時也會障礙你, 不得不注意啊! 好好念佛 成佛是大事, 其他都是假的! 《海賢老和尚語錄》 閱讀完整內容

【應無所住】佛說的這個“住”,指的是妄念,自性起念就叫有“住”,無念才叫“無所住”,學佛不要把“住”放在各種執著上去想,要念念觀照自己的心,保持心如如不動,心不起念就是“無所住”,無所住的心就叫自性。心不動就是佛說的“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圖片
【應無所住】 佛在《金剛經》中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的人理解為:不執著貪嗔癡慢疑的那個清淨心,有的人理解為:不分別、不執著所生的那個心就是無住生心。 這樣理解似乎都說的通,破除我執的大阿羅漢,他會認為“不執著貪嗔癡慢疑,而生其心是符合經意的。” 學大乘佛法的人,他們會認為:破除我執法執後,那個心才是菩提心。 各人的證量不同,受師父教育的不同,知見也各不相同。 其實佛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的是禪定當中,那個心的特徵。 佛告訴我們:父母未生前的心,是沒有一點執著的,即沒有貪嗔癡,沒有法執,也沒有四十一品無明習氣。 佛說的“無所住”,不是單指色聲香味觸法,也不是指法執, 佛說的這個“住”,指的是妄念, 自性起念就叫有“住”,無念才叫“無所住”, 學佛不要把“住”放在各種執著上去想, 要念念觀照自己的心,保持心如如不動, 心不起念就是“無所住”, 無所住的心就叫自性。 心不動就是佛說的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如果心動,就是 “知見立知”無明生。 法法一理,經經道同。 大乘佛法只論一個心, 不管萬法的存在與否。 心生種種法生, 心滅種種法滅, 心即法,法即心, 心法不二。 這樣理解, 方解如來真實意。 圖文轉載 感恩分享 廣結法緣 隨喜功德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812276364/posts/pfbid0ehHFyhFEKchcm7oud2DRPbRrWEpo7scFNJJ2qdXmhaiADauR6DEesbkd1ELotMg7l/?mibextid=Nif5oz

【人不學,不知道】不信佛,不知因果真實難逃。不學佛,不知自己業障深重。不讀經,不知佛法博大精深。不持戒,不知道自身之不淨。不拜佛,不知道自心之高傲。People who don’t learn don’t know

圖片
【人不學,不知道】 不信佛,不知因果真實難逃。 不學佛,不知自己業障深重。 不讀經,不知佛法博大精深。 不持戒,不知道自身之不淨。 不拜佛,不知道自心之高傲。 People who don’t learn don’t know.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26271473/posts/pfbid02wuMKxesPG3dL7a3Nj1qVtSrSmRLTE8iDqGVcf8WbcwDCdH3WVDvJaovYDBh64HXwl/?mibextid=Nif5oz

【修行,實際上就是修正自己的磁場】當我們修證自己內在的缺陷以後,幸福就會來到我們身邊。「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福都是我們自己招來的。

【修行,實際上就是 修正自己的磁場】 當我們修證自己 內在的缺陷以後, 幸福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禍福都是我們自己招來的。 https://www.facebook.com/542673237/posts/pfbid02JxsG6iUkWBzNcaRDfMFcwGHn5MA4i5Nx1apJYBE557TKHcmce8uRYsjA9tjzmCt9l/?mibextid=Nif5oz

【纏繞眾生的十種障礙】①無慚②無愧③嫉④慳⑤悔⑥眠⑦昏沉⑧掉舉⑨瞋忿⑩覆

纏繞眾生的十種障礙。 眾生本來是佛, 何以不能成佛? 因為眾生被業障所纏。 究竟是哪一些業障 纏繞我們解脫不了呢? 歸納起來,有下列十種: 一、無慚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慚愧, 也就是儒家講的無恥,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了不起, 難得有一下自己覺得臉紅, 那個臉紅是慚,還不是愧。 二、無愧 愧是內心對自己所作所為感到難過, 若無這種反省就是無愧。 三、嫉 喜歡吃醋, 對他人的好處、學問、道德、成就等等 無時無刻不在嫉妒中。 嫉妒心不是女人的專利, 也不單是大人才有, 男、女、大人、小孩都一樣會有嫉妒心。 這種業力的纏縛相當牢固,不易轉化。 四、慳 就是吝嗇, 不只是錢財的慳吝, 還有對法的慳吝, 不肯惠施於他人。 五、悔 悔有什麼不好? 悔不是懺悔的悔。 我們隨時都在後悔, 悔什麼呢? 唉呀! 當時那個機會我買下來就好了, 或者那個時候我整了他就好了, 類似這樣的悔特別多, 凡是對自己有利而沒有得到, 便生悔恨心。 六、眠 就是睡覺, 一睡覺,什麼都不知道,這也是業障。 七、昏沉 昏沉就是腦子不清楚, 迷迷糊糊,昏頭昏腦,一天到晚顛倒。 八、掉舉 掉舉就是散亂, 胡思亂想,東想西想,停不下來。 九、瞋忿 心裡悶悶的,想發脾氣, 看到誰都不對,看誰都討厭, 整天都在怨天尤人, 只有自己好,自己對。 十、覆 做錯了事,想辦法掩飾, 這種掩飾非常痛苦, 經過了多少年,還要去掩蓋它。 心裡不光明,不坦蕩,自己在陰暗中, 把光明磊落之心蓋住,所以叫覆。 這就是十纏, 以上只是簡單的說, 詳細講的話, 《百法明門論》所列的五十一種心所有法、 心理現象,都是業障。 南懷瑾先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afgQixEChX4vRLcZHtzxU2A99cUE9FJuWK5UGDiRUTowAjYmdK8MXkywPYwmLMWrl/?mibextid=Nif5oz

要能夠原諒一切人的過失,不要去責備別人。說個實在話,我們沒有資格責備別人。為什麼?我們自己本身有過失,本身沒有過失才可以責備別人。

圖片
要能夠原諒一切人的過失,不要去責備別人。 說個實在話,我們沒有資格責備別人。為什麼? 我們自己本身有過失,本身沒有過失才可以責備別人。 誰沒有過失? 佛沒有過失。 所以菩薩見人都謙虛。 為什麼? 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還有慚愧心。 如來果地才沒有過失。 可是諸佛如來責備人都非常慈悲。 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學習。 太上感應篇 第118集 淨空法師 圖文轉載 感恩分享 廣結法緣 隨喜功德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eUq62tHcyE9yYmFeCNtRKGQi8VeYEPHT29pHAQC6nif2m4nMY4ME9BobM5r7CC6cl/?mibextid=Nif5oz

修行的五個階段:①著相②破相③悟道④證道⑤行道

修行的五個階段: 一、 著相 。  執著於相,述失於相, 在相中摸爬滾打, 在喜怒憂思悲恐中。 二、 破相 。  開始有了 突破認知的思維, 懷疑所有的規則, 觸摸到了道的門檻。 三、 悟道 。  大沏大悟, 有了上蒼視角, 心外無物、 心外無事、 心外無理、 本心開始顯露。 四、 證道 。  開始有了涅槃重生 的意識和能力, 一切以道為根本信條, 致力於追求 道的終極奧義。 五、 行道 。  和光同塵的大智慧, 在人間煉獄中 循道而行、無欲無求、 人生本來就是 一趟色空不二的修行。 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732840650/posts/pfbid028unsG2UK4ch4GMzwTL4jo8GBtumoYGaCHcvoKBTs74cK3wd5qQPUYLYd8LtfXRPvl/?mibextid=Nif5oz

沒人能一手把誰拽到極樂世界,也沒人能一腳把誰踹到地獄,自己是苦是樂,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千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圖片
沒人能一手把誰拽到極樂世界, 也沒人能一腳把誰踹到地獄, 自己是苦是樂, 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所以, 千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索達吉堪布 圖文轉載 感恩分享 廣結法緣 隨喜功德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23ez9rP1KyzT4s3tUKVcWiws6CYXSjdL6uVRRvBo1f5Z7d3SXVoTuWDc5EMHTyXshl/?mibextid=Nif5oz 標籤: 索達吉堪布, 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千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極樂世界, 地獄, 苦, 樂, 命運, 千萬不要, 欺騙, 自己,

學佛並不能保證一輩子都在順境中,只是讓我們能夠身在痛苦裡,心卻不被痛苦所掌控。

圖片
【學佛】 學佛並不能保證 一輩子都在順境中, 只是讓我們 能夠身在痛苦裡, 心卻不被痛苦所掌控。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26271473/posts/pfbid0K6jEX7t5k4RaLngzYugbR5VtYa6mGDpio9oTmrbrUcYgsgXt9tGzBP5tQqsELmq4l/?mibextid=Nif5oz 標籤: 佛的智慧, 學佛, 不能, 保證, 一輩子, 順境, 痛苦, 心, 掌控,

我們對亡靈也是要尊敬,也是要給他做功德回向,但是,不能忘了你現在這顆心是煩惱、是無明;是分別、是執著,重要的是度這顆心,重點在這裡。佛教如果沒有抓到重點,就會取其枝末變成我們的重點,叫做本末倒置,顛倒了。

慧律法師:   【牌位超度與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對於把祖先集中起來,寫牌位送到某個地方去超度,站在慎終追遠、站在儒家孝敬的角度,也不算是壞事。我們中國人講求孝道,這個算是有點孝心,也不方便說是不對,或者說是批評,這樣說不過去。   而佛教的根本精神不在這個地方,法會的超度,重點在度活人。十方三世一切佛所講的經典,是為活人講的。超度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超越煩惱,度盡煩惱,度盡無明。所有的經典就是要度活人的貪、嗔、癡,把活人的煩惱度到清涼地;把活人的吝啬度到...懂得布施;把活人的嗔恨心度到慈悲;把活人散亂的心度到禅定;把活人的愚癡度到有智慧的地方……   什麼叫做眾生?集眾多的煩惱而生叫做眾生。度眾生,度眾生,是度你心靈上的眾生,度煩惱的心變成清涼的心;度犯戒的心變成持戒清淨的心;度愚癡的心變成智慧的心……是度你內心裡面的眾生,不是度那些死亡的人。   不過,現在很多的法會都有寫上亡靈的名字,在座諸位,佛教要讓人家說:世、出世間法都受用。因此,佛教的法會度活人是真的,度死人、度亡靈是附加價值(附帶的佛教的一種威德力),佛教的重點是度活人,可是佛教的威德力是無限的,包括亡靈、亡者我們也讓他受用,所以人家對佛教就越來越有信心。   但是,如果我們搞錯方向了,百分之九十九都放在度亡靈,而我們內在裡面百分之九十九的煩惱都沒有度,每天都往這個地方跑,這叫捨本逐末,根本(解脫)沒有抓到。   佛法的設立是為了活人的解脫、自在;為了轉煩惱成菩提;為了轉凡成聖。佛法不是每天為死人而忙碌,是為活人現在的解脫打算;為未來的法身慧命打算。對於亡者,我們盡心盡力的給他回向,可是,針對我們現在活著的人,佛教才能產生意義。   如果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是為死人而設立的,那麼,釋迦牟尼佛講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就失去意義了。釋迦牟尼佛講給五比丘聽,請問:五比丘是活人還是死人?是活人;請問:佛在世的時候,講給一千兩百五十個阿羅漢聽,這一千兩百五十個阿羅漢是活人還是死人?是活人;請問:佛陀為在家居士設八關齋戒,這八關齋戒是為活人設的還是為死人設的?是為活人設的。   所以,佛法是為活人而設的,度眾生,是度你內在裡面集煩惱而生的那個眾生,不是每天在度亡靈。亡靈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死者為大,死者為先。 我們對亡靈也是要尊敬,也是要給他做功德回向,但是,不能忘了你現在這顆心是煩惱、是無明;是分別、是執著,

【溫水煮青蛙】這青蛙的實驗,警省著修行人,安逸的環境容易使人沉迷,「富貴修道難」正是如此。而「比丘常帶三分病」則是可讓人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願你我都還保有青蛙的奮力一跳,跳出永世的沉淪。boiling the frog.

圖片
【溫水煮青蛙】 boiling the frog. Boil frog in warm water 明倫月刊, 鞭鼓生 在西元十九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過一個「水煮青蛙實驗」── 科學家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而得以成功逃生。接著,科研人員再把另組青蛙放入先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而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被煮死在熱水中了。 蓮池大師說:「凡人初出家,心必猛利,當趁此時,一氣做工夫,使有成立。若悠悠揚揚,蹉過此時,日後或住院,或受徒,或信施繁廣,多為所累,淪沒初志。修行人不可不知。」 又說:「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求淨土,是人來生多感富貴之報,亦多為富貴所迷,或至造業墮落者。有老僧搖手不之信。予謂無論隔世,親見一僧結茅北峰之陰,十年頗著清修;善信敬慕,為別創菴,徙居之,遂致沉溺,前所微得俱喪。現世且然,況來生耶!問此為誰?予云:『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大師所言,雖指出家之修行人。其實在家之佛弟子,染緣更盛。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無時不在誘惑著修行人的心志,瓦解修行人的道心。就像溫水中的青蛙,沉溺在自覺舒適的水溫中,歲月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當警覺不對時,已是無力可回天而無常倏忽至矣! 這青蛙的實驗,警省著修行人,安逸的環境容易使人沉迷,「富貴修道難」正是如此。而「比丘常帶三分病」則是可讓人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願你我都還保有青蛙的奮力一跳,跳出永世的沉淪。 《淨空法師語錄》 最殊勝的覺悟是什麼? 知道這個世間全是假的, 不放在心上,你心上沒有障礙, 聲聲佛號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7320372787/posts/pfbid02d9Hf2py531jH7pqimAmT3Q2Zemk7y7B4cjcXj7UZpG1nN5JZHWWmFvokAnaqcqKcl/?mibextid=Nif5oz

【發大心消大業】何謂發心?發心就是發菩提心。也就是發求無上正真道之心。人生於世,因內有貪、瞋、痴。外有身、口、意。由三毒造三業,於是感召生死苦果,生生世世輪迴於三界中,亦即「業愛痴繩縛人送,隨業風吹落苦中。」這樣便永在業海沈淪,無出苦之分啊!

發大心消大業 (芹生) 明倫月刊 何謂發心? 發心就是發菩提心。 也就是發求無上正真道之心。 人生於世, 因內有貪、瞋、痴。 外有身、口、意。 由三毒造三業, 於是感召生死苦果, 生生世世輪迴於三界中, 亦即 「業愛痴繩縛人送, 隨業風吹落苦中。」 這樣便永在業海沈淪, 無出苦之分啊! 然而發大心,可以消大業。 凡學佛之人, 都知道「心力不可思議。」 祖師曾說過,造業由心,成佛也由心,所以心能造業,心也能轉業。 業雖由心造, 然而業也隨心轉。 一旦心無法轉業, 便會被業所纏縛, 也就是業不隨心轉, 反將心縛住。 如是說,心如何轉業呢? 心如果發廣大心, 修真實行,心與道合, 心與佛合,這樣就能夠轉業。 那麼業又何以能縛住心呢? 心依虛妄分別,任運作受,這樣心就被業所縛了。 所以發心與否? 其機在我,造業轉業,半點不由別人。果能發大心,必能消大業。   發大心之人,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雖聞佛道長遠,也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亦不生厭倦。 發大心之人,既不求名聞利養,又不貪欲果樂報,唯為生死,要取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經上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然而初發心之人,中途每每多有退失,或因為不知善巧方便,或因為被譏訕、毀謗、嫉妒………等挫折而興起退心。 心一退失,則不能與道相合,心又為業所縛,身陷業網之中,受苦沈淪。 所以發大心, 貴在恒常不變,不為八風所動。 八風也就是世間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它能煽動人心。 常聞:「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西天,學佛三年,佛化雲煙。」 此乃學佛之人,被世間之八風所動搖,而退失道心,身陷業海。   發大心行菩薩道,是要本著大乘菩薩精神,犧牲一切,安忍無怨,不疲不厭, 並要在三寶前發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法門無量誓願學, 煩惱無盡誓願斷, 佛道無上誓願成。」 發菩提心要念念發,時時發,這樣心就會愈發愈廣,智慧愈開,就能消轉夙業。否則不發菩提心,就發眾生心,這樣離道又遠矣! 祖師曾云: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 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願立則眾生可度, 心發則佛道堪成。 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故華嚴經云: 『忘失菩提心, 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尚爾,況未發乎? 」 由此可知發心之重要。   吾等同修,既聞佛道,當發大心,菩提道上,上弘下化

人生就是《西遊記》!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Eight Concepts) (Buddha Śūnyatā)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我們“悟空”,並非是要去領悟佛學真諦而成佛,而是應該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於功名利祿,以免成為欲望的階下囚。 人活世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欲望。 人生在世,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欲望得到滿足與失落的不斷交錯,於是人便不知不覺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著,便有了悲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鹹。 有這樣一副對聯,對人生頗有指導和規戒的意義: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人處世上,要八戒更須悟空。 此聯構思頗為巧妙,分別嵌入了《三國演義》與《西遊記》中人物的姓名,並巧用了雙關。 尤其是下聯,更引人深思。 在《西遊記》中,當豬八戒被唐僧收為徒弟時,他自己說: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 於是唐僧為其取了別名:八戒。 八戒所說的“五葷三厭”,屬於宗教戒條規定不准食用的八種食物。 五葷,是指佛教忌食的五種辛辣蔬菜,即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茗蔥;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為不能吃的三種動物,列為教條。 不過,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實際另有所指。 八戒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不打扮及視聽歌舞,不食非時食(即正午過後不食)。 這“八戒”對於普通人來說,要一一做到確實很難。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其指導和規戒意義在於它提示了我們,人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例如殺生偷盜、淫欲妄語、飲酒過度、醉心於燈紅酒綠之中這些,無論何時都應該是人生的禁忌。 關於“悟空”,佛教認為,眾生之所以陷溺於生死輪回的苦海而不能自拔,就是在於先天元始而有的“無明”遮障了佛智,使人執著於塵世諸色,貪戀榮華富貴,至死不悟。 要排除“無明”,就必須潰破紅塵,證悟“空”諦,意識到我、法皆空。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佛學也是“空”學,“空”字乃佛門教義的根基。 如果不參悟空諦,縱然讀遍佛經,也不能成佛。 正是有鑒於此,菩提祖師為孫猴子起了個“悟空”的法名。 孫悟空到最後倒也真的就“悟空”而成為“鬥戰勝佛”。 對普通人來說,人生要盡可能“八戒”,但更要學會“悟空”。 我們“悟空”,並非是要去領悟佛學真諦而成佛,而是應該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於功名利祿,以免成為欲望的階下囚。 也許有人會問,若真有如此人生又如何能成功呢? 但我們不妨仔細想想,平安快樂的人生又何嘗不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短暫,

在佛眼裡,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顛倒的。把無常當成常,把苦當成樂,又把真正的樂看作苦。

圖片
在佛眼裡, 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顛倒的。 把無常當成常, 把苦當成樂, 又把真正的樂看作苦。 圖文轉載 感恩分享 廣結法緣 隨喜功德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bfSzjxWQtQi8fZboHoQdvgi7qWu9zKefP5BRKZK4TkkYSvLENHgMgtKFsbdmKkNEl/?mibextid=Nif5oz 標籤: Pretty-Cheung, 師兄, 佛眼, 人, 世間, 一切, 都是, 顛倒,:無常, 當成, 常, 苦, 樂, 真正的

(沒有對錯只有因果) 當你的修為越來越高時,就會開始真正理解周圍的每個人,沒有好壞,沒有對錯,只是他們處在不同的能量頻率當中,顯化出不同的狀態,做出不同的選擇,有了不同的語言和行為。only cause and effect.

圖片
《佛說三世因果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 置頂貼文 (沒有對錯只有因果)  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only cause and effect. 當你的修為越來越高時, 就會開始 真正理解周圍的每個人, 沒有好壞,沒有對錯, 只是他們 處在不同的能量頻率當中, 顯化出不同的狀態, 做出不同的選擇, 有了不同的語言和行為。 明白了這一點, 你就會生出真正的愛和慈悲, 就會允許、接納、包容、善待、以及真誠。                                         (內文:弘一大師) 轉載 複製連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7PfDN8oVG1neuAkx67nhqhHxoM4hFtSpQ1ehnTSdtLXehp9sDbcde6V5nA4Xop3jl&id=100000341619469&mibextid=Nif5oz 標籤: 沒有對錯只有因果,弘一大師,修為,就會,開始,真正,理解,每個人,不同的,能量,頻率,顯化,狀態,選擇,語言,行為,明白,這一點,真正的,愛,慈悲,就會,允許,接納,包容,善待,真誠 延伸閱讀: 佛說:世界上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夢參長老:世間的一切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就是無常。 《淨空法師語錄》 放下。不是放下工作,不是放下生活,不是放下家庭,是放下你心裡面那些憂慮、牽掛、煩惱,叫你放下這個。(南無阿彌陀佛) 玄一讀經修定 @book84000 經典就是法寶 經典就是善知識 經典永流傳 無法被超越 《玄一心經》 念佛就是觀自在 一切眾生是自己 (看破)放下=(觀)自在 阿彌陀(佛)=無量(覺)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借假修真借力使力 提升認知提升境界 玄一:「真的」只有 ①因果②無常③自性 其他,通通是「假的」 人生就是一場夢 一切都是夢中境界 自己就是夢中人 玄一夢境: 歸元守一 如是我聞一針見血 #因果 大修行人不昧因果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清淨明誨虛空無住 無常無我涅槃寂靜 #無常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自性 萬般皆是假,唯有念佛真。 學佛學無我,放下

從事相上來講,我們要去參加一個師父傳授的皈依儀式;從內心來講,我們皈投三寶。因為生死苦海,三寶為船。皈依之後,在法門的選擇上,我們就選擇淨土法門,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在家念佛人沒有皈依三寶,如法嗎? 法師答: 在家念佛人沒有歸依三寶是否如法,這個問題應該分兩方面去說。 第一個方面,淨土法門,只要願意往生,有願生心,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接引往生。所以,從往生的角度來講,不論你有皈依還是沒皈依,阿彌陀佛都是接引往生的。 因為往生的唯一正因,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個方面,作為一個念佛人、學佛人,當然要皈依三寶了。一個學佛的居士,首先就要對三寶有恭敬心。 在佛法上,祖師講了: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佛法從恭敬中求。 恭敬三寶是最基本的,皈依三寶是學佛的第一步,到有師父的道場,參加一個皈依儀式。 居士不能心存傲慢,或者我慢心:哎呀,反正念佛往生,沒必要去做三皈依。如果有這樣的心,就是一種慢心。 要成為一個佛弟子,當地有道場,有寺院,有師父,最好是去參加一個皈依儀式--歸投三寶。 這樣從內心裡,你就有了一個「我是三寶弟子」的心念。 如果沒有去做皈依,總覺得自己沒有入佛門,也不能稱為居士。 所以,從事相上來講,我們要去參加一個師父傳授的皈依儀式;從內心來講,我們皈投三寶。因為生死苦海,三寶為船。皈依之後,在法門的選擇上,我們就選擇淨土法門,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佛教网文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3918298080/posts/pfbid0zLEEte83h2EjyEcVGecZFRewLUyHc49coBG5ghgJLLtzyoWjN81o1ZT2HeChnXD2l/?mibextid=Nif5oz

道在心。「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指一種證悟自性本心的修行境界。我們對任何事物,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箇中滋味。

圖片
南無阿彌陀佛🙏🙏🙏 《六祖壇經》上記載, 有弟子問慧能大師說: 「師父,什麼是道?」 六祖答:「道在汝心。」 道,就在你心中。 你還在找什麼道? 根本就是騎牛找牛, 道在心。 「心能做主就是道, 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是指一種 證悟自性本心的修行境界。 我們對任何事物, 只有親身經歷, 才能體會箇中滋味。 佛教是強調實踐的宗教, 真正的證悟必定 來自於親身的踐行, 而非談玄說妙、光說不練, 人生中許多 生命的道理或喜悅, 都是踐行後的成果, 是別人替代不得, 不足為外人道的。 圖文轉載

真正的佛教徒,一定不會想要去開天眼,他應當想的是斷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才是真正的佛法。有人告訴你,跟着他可以開天眼,可以得神通,那都是邪教,離他越遠越好。

真正的佛教徒, 一定不會想要去開天眼, 他應當想的是 斷惡修善,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有人告訴你, 跟着他可以開天眼, 可以得神通, 那都是邪教, 離他越遠越好。 寬見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qrnNqQB8Bp5oAde9G5PATdrqZZGAFfN9bPj9wzvdLxEbTFwTwSdAhuEy2aofZGkAl/?mibextid=Nif5oz 留言: @玄一學佛修行: 觀:一切眾生阿彌陀佛 自在:就是《本來面目》 勸你「戒定慧」就是佛(菩薩) 「素齋念佛」是真正的善知識 「信願持名」是善男子善女人

學佛不只是累積知識,更需要學習如何放下「我執」。(學佛要離相,離相不是逃避現實,要緊的是不取相 、不執著)

圖片
學佛不只是累積知識, 更需要學習 如何放下「我執」。 (學佛要離相, 離相不是逃避現實, 要緊的是 不取相 、不執著) 學佛 最要緊的是離相 離相並非逃避現實 不過是不取相 不執著而已 佛法是斷煩惱的 學佛後還是執著五欲六塵相 而生煩惱 是與佛法背道而馳 ( 圖片轉載網路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8268456959277/permalink/6729448517174539/?mibextid=Nif5oz

【佛有四件事做不到】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度。

圖片
【佛有四件事做不到】 因果不可改, 智慧不可賜, 真法不可說, 無緣不能度。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26271473/posts/pfbid0N6v63QM9QpWqy2GR42s771iZgxjANefXCow234XLQwbowiFbtbHAQmXQvyZ1e6THl/?mibextid=Nif5oz

【找回內心的寧靜】當你找回自己真實的內在,就可以體會到,其實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樂。世界上種種的繁榮虛華,並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無法永恆?運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快樂,通通都是暫時性的。

圖片
一個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找回內心的寧靜🌿🌿    🌹慧律法師慈悲開示🙇🏼‍♀️🙏     以前我看到別人做錯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規勸他們,但效果不大,因為能接受的人很少。 於是,我一直在思惟為什麼?   後來,直到我看見佛經有一句話,如是說:「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是名自己。」這時,我才恍然明白,我們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屬於自己、完全隨著環境在團團轉,為了別人的錯誤而自我折磨。   我們不要把錯誤當作是一種罪惡,如果錯誤是一種罪惡,那麼一個成功者,就是一個累積滿身污穢的人。   假如,你有心學佛,首先要學習的,就是找尋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寧靜」。當你找回自己真實的內在,就可以體會到,其實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樂。世界上種種的繁榮虛華,並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無法永恆?運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快樂,通通都是暫時性的。 好比看一場電影,聽一場演奏,場散、曲終,終有結束的時候。而人們總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恆,奈何依然做不到。因為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合就有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因此,我們應當了解,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tN2pXiLH5VbpLV9tURsE1rffdTETJYz6vqoKsq4q2MJJ1r7tQR1wpE8urZw42puWl&id=100011736850881&mibextid=Nif5oz

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最大的法。你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錯誤,總是由有生以來到老死,迷迷糊糊的,也不懂得真理,也不懂因果,不承認自己在往昔做得不好。不要怨天,不要尤人,不管誰都要認命!

圖片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每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錯誤, 這就是最大的法。 你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錯誤, 總是由有生以來到老死, 迷迷糊糊的,也不懂得真理, 也不懂因果, 不承認自己在往昔做得不好。 不要怨天,不要尤人, 不管誰都要認命! 宣化上人開示 圖文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58506563/posts/pfbid02mB4iLXf5wCpQSoqcEs91io6e3FDTynGVkF6Akbp1aUkLCmwmCiMgoyCyhVRRqpmal/?mibextid=Nif5oz 標籤: 高僧大德, 宣化上人, 認命, 認錯

【聽經要離三相】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願解如來真實意,聽經要離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才能入佛知見。

圖片
【聽經要離三相】 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願解如來真實意, 你天天聽佛講經說法, 要離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 能用這種方法聽經聞法, 才能入佛知見, 才能成就。 ①離言說相 決定不能分別執著佛的言說、文字。它只是個工具,不是目的。 ②離名字相 要懂得名詞術語的意思,但不能分別執著它。 ③離心緣相 不能想佛這個話是什麼意思,一想就落在意識裡,就錯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276273048/posts/pfbid0YpD12nztfuGwuyPTMnC5nk7G7RwpU3DZmELPGXyaRB7pgswXTRLguCRgZC4twP9Xl/?mibextid=Nif5oz

【六道就是虛擬實境】身不是我,身體是工具!ṣaḍ-gati like VR

【六道就是虛擬實境】 ṣaḍ-gati like VR 享受過程就是還在六道輪迴 還在做六道輪迴夢 身不是我,身體是工具! 【不能了生死皆是無益戲論】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南無阿彌陀佛皈依自性三寶】 就是回歸「自性」清淨平等覺 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 六道(梵語:ṣaḍ-gati),又名六趣(趣通趨,意為趨向的輪迴道及環境)、六凡、六途或輪迴六道等,佛教名詞,意指六種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種類型態或者說是境界,也是在凡夫眾生輪迴之道途,它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份。六道(六凡)屬於十法界(十界),和四聖合稱為「四聖六凡」[1]。 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又稱三途、三惡趣)。三善道為天、阿修羅、人;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早期經論說五道,是指除了阿修羅以外的五種眾生[2],阿修羅被視為天道或鬼道,阿修羅也是一種神靈,因為好勇鬥狠,能與天神爭鬥。阿修羅雖為善道,擁有神通法力,因德不及天,故又曰非天;以其有憤恨之苦,尚甚於人,[3]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4] 四生和六趣(趨)在漢傳佛教合稱生趣。因欲界(梵語:kāma-dhātu)爲欲界天人、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這六道眾生雜居之地,故也可以欲界代指六道的境界。 三界和六道的關係是這樣的:除了天道外的五道皆屬欲界,而天道中的一部份也屬於欲界,但其他部分則分屬於色界和無色界。 VR虛擬實境 2023_0831_0000 ◼️ 虛擬實境(英語:virtual reality,縮寫VR),簡稱虛擬環境,是利用電腦類比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等感官的類比,讓使用者感覺彷彿身歷其境,可以臨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使用者進行位置移動時,電腦可以立即進行複雜的運算,將精確的三維世界影像傳回產生臨場感。該技術整合了電腦形狀、電腦逼真、人工智慧、感應、顯示及網路並列處理等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是一種由電腦技術輔助生成的高技術類比系統。 轉載:維基百科

南無阿彌陀佛 了生死 消業障 增福慧 跑馬燈

敬請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

▶決定一生的關鍵字 標籤

了生死1 1 人生的意義1 人生酬業1 人來是空人走也是空1 人命無常呼吸間1 人棄常則妖興1 人間福報1 十善1 三布施致富增福慧1 三家1 三無漏學2 三福田1 三學1 三寶1 久病不癒1 千萬不要1 千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1 大乘佛法1 大雄寶殿1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1 不可思議2 不思議業1 不能1 不動心1 中招1 中國1 五逆十惡1 五常1 什麼是修行人1 仁義禮智信1 六如1 六念1 天上不會掉餡餅1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1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1 天地君親師1 天堂1 太平日子1 孔子1 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1 1 心出家1 心外求法謂之外道1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1 心平氣和1 心想事成1 心經1 文化1 父母1 世間1 以戒為師1 以苦為師1 充滿法喜1 功夫1 功夫成片1 功過簿1 功德1 四句偈1 四依止1 布施1 玄一5 玄一人生酬業2 玄一致富經典1 玄一素齋養生2 玄一推薦1 玄一學佛1 玄一學佛修行5 玄一識人學1 玄一讀經修定5 用功1 1 印光大師文鈔3 合一1 同名同生1 同名神同生神1 回報1 因果1 因果十來偈1 因果定律1 地獄2 如果1 如是觀1 妄想1 宇宙人生的真相1 宇宙法則1 安樂1 有捨才有得1 此生不能不認識的一個人1 老子1 老師1 自己1 自在1 自私自利禍之本源1 佛化家庭1 佛法僧1 佛的智慧2 佛教4 佛教術語1 佛眼1 佛經1 佛學1 佛學名相3 佛觀一滴水八萬四千蟲1 努力1 吸引力法則1 1 孝道1 孝親尊師1 忍辱1 2 戒定慧2 戒定慧三學1 戒神1 改變1 決定一生的關鍵字1 走路都是踢到黃金1 里仁1 供養1 具足1 命中注定2 命運2 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1 宗教1 宗薩欽哲仁波切1 定弘法師1 念佛3 念佛成佛了生死1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1 念佛感應故事1 放下3 林玄一1 治標不如治本1 法喜充滿2 法寶3 金剛經1 阿彌陀佛2 阿彌陀佛語錄5 保證1 信念1 信願持名求生淨土1 南無阿彌陀佛3 南無觀世音菩薩2 南懷瑾先生1 宣化上人2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1 後悔1 思想1 持戒1 故事3 星雲大師1 看破3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1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1 若真修道人不問世間過1 2 苦集滅道1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1 修行13 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1 修身法寶1 修定1 修道1 修福報1 修學三要轉忍空2 冥冥之中1 師父1 師兄1 恩田1 悟道法師1 根本1 消除1 消業障2 真正的1 秘密2 索達吉堪布2 能量守恆1 般若1 般若心經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1 迴光返照1 高僧大德6 鬼神1 執著1 1 常見辭彙1 常做惡夢1 2 淨土宗2 淨宗1 淨空老和尚1 淨空老法師1 淨空法師2 淨空法師語錄4 淨業三福1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1 連結1 都是1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1 陰謀1 最高級的修行1 善知識6 善導大師1 報應1 悲田1 惡道1 掌控1 普門品1 智仁勇三達德1 智慧3 朝聞道夕死可矣1 欺騙1 無量義1 無間地獄1 痛苦1 1 菩薩2 菩薩六度萬行3 開水1 開示2 開悟1 開智慧1 集結1 順境1 黃念祖居士1 黃金1 黃警官講故事1 黄柏霖警官1 傳奇1 傳統1 媽祖1 感應1 感應道交不可思議1 敬田1 會集1 楞嚴經1 業力1 業感自招1 業障1 極樂世界1 當成1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1 萬惡淫為首2 經典4 聖賢教育1 過年1 1 道教1 僧寶1 境界2 2 夢境2 福田1 福報2 福慧雙修1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1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1 認命1 認錯1 語錄5 劉素雲老師1 廣化法師1 廣欽老和尚2 2 蓮花1 諸事不順1 駝鳥主義1 儒家1 儒教1 儒釋道1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1 學佛9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1 學校沒有教的事1 舉頭三尺有神明1 禪語1 斷捨離3 雙十1 離究竟苦得究竟樂1 藝術1 鏡子1 顛倒1 懺悔2 譬喻2 釋迦牟尼1 釋教1 魔王波旬1 讀經2 觀世音菩薩1 觀自在1 觀自在菩薩1 觀音2 Amitabha1 art1 Buddha3 dream2 Facebook2 fyp1 gold1 Guanyin2 karma1 karma840001 life_reward _karma1 Logos1 logos840002 mirror1 NamoAmitabha1 pin-the-post1 Pretty-Cheung1 quotes1 read_the_Bible1 rich1 Tao1 The_correct_way1 TV1428571 VIP2 warn1 YouTube4 Zen2
顯示更多

不限時間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玄一:《阿彌陀佛在心間》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一切眾生阿彌陀佛 玄一合十

海賢老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

【在家念佛,對社會也有貢獻,老實念佛,安定和平】每月閉關一天,念佛迴向全球。玄一:學佛答問2022_0318

玄一:阿彌陀佛。防疫治本是「素齋念佛」(1)凡念佛處,疫不入境 (2)持戒是你最大的保護 (3)素食是最好的平安符

《阿彌陀佛十念法》

玄一學佛修行:全素齋戒念佛=養生之道+致富之道+成佛之道。佛說:阿彌陀佛念佛成佛

玄一學佛修行 | Facebook

玄一:最吉祥的一句話,逢人就說阿彌陀佛。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到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玄一:【三輪體空】的智慧攝受是修行、布施、供養、回向等一切法門的最高、最殊勝、最圓滿的修行境界。 三輪體空又名「三輪空寂」

玄一學佛修行 - YouTube 播放清單 Video 影音 Shorts 短視頻 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