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記:「我」即是輪迴的根本】 (The root of reincarnation)
【切記:「我」即是輪迴的根本】
01 就看你能不能放下“我”
一個修行人要細緻地照顧好自己,人是會犯業障的,最容易犯的就是我執。 我執越大,煩惱越重,最重的就是貪、瞋、癡。
「貪」還好一點,「嗔」如果發起來就厲害了。 別人看你的眼神或是口氣不對,馬上就感到「我」被冒犯了,心態就像掉進地獄一樣。
要切記:「我」就是輪迴的根本,我執越重,煩惱越重,功德相即是我執很輕。 最真實的修行功夫,就是看你能不能放下這個「我」。
事實上,這個「我」也只是因緣和合的假象,「我,非我,是名為我」。 就像大家都知道「汽車」是各個零件組裝的集合,一旦被拆開了,任何一個零件都不能稱為「汽車」。
這個身體也是一樣的,不過是一個組裝而成的生物體,它並不是真正的“我”,只是運載神識的一個工具,是神識的載體。 投胎為人,它的名字就叫人;投胎成狗,這個生物體就叫狗。 而且它會生老病死,終將塵歸塵、土歸土,我們只能使用它,絕不能依靠它、皈依它。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身體來到世間到底是要做什麼的,不是來造業的,也不是為了享受,而是要好好地借假修真。
02 正念越熾盛越能照見不善念
我們如果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習氣還很重,毛病還很多,就會虛心一點。 一個虛心的人講話一定會留三分空間給自己。 當我們覺得理直氣壯的時候,往往講話會比較硬。
佛教把瞋心分為「有理嗔」和「無理嗔」。 有理時,得理不饒人;沒理時,也要強佔三分,自我包庇。 當我們知道自己的習氣很重、智慧也不究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謙虛,嗔心的火自然就會熄滅掉很多。
修行第一個就是發誓不嗔,斷嗔。 嗔心不斷,無法解脫。 瞋是輪迴最大的動力,地獄的猛火很多都是由瞋點起來的,而且連欲界都出不了,更不要說出色界、無色界了。
所以,
從修行上來講,我們要先把惡制止住,這樣心才能平定下來,心平定下來了才能生出智慧。
平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正念越熾盛,越能照見不善念,越能有力地遏制不善的業。
不動佛是持戒、不瞋而得成就的,它的心咒也非常對我們的機。 我們做早課第一句就是:「妙湛總持不動尊。」我師父悟公上人也說,「不動」才「尊」。 所以,瞋恨心重的,要多念不動佛心咒,訓練我們的心如如不動。
03 一切都是增上緣
以後,要把別人當成我們修行的檢驗。 使你心生瞋恨的對象,要知道那是對方在業力的支配下一定會做的事,要從對方身上看到:那就是曾經的我。
我以前問過師父,特殊時期別人打罵您,您是怎麼面對的? 師父說,我這輩子,苦沒有吃。 我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因為過去世我障礙過人家,所以絲毫沒有怨恨。
面對外在的對境,一個好的修行人不會把他人的弱點變成自己的缺點,不會把他人的缺點變成自己的罪業。
當我們看到或聽到所謂的惡業時,首先要做的是自我懺悔,因為你所看到的或聽到的只有在娑婆世界才有可能發生,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
這就證明了你在娑婆世界,這是你的業報。 而五濁惡世一切眾生的習氣都跟我有關,這是我們的共業所生的世界。
何況有時候你認為的“不對”、“不好”,恰恰是別人對你的一種提醒,是在為你演示無量劫來你做過的惡業。 這時候,如果你懂得懺悔,生生世世的惡業就能得以清除。
此外,佛菩薩常常隱藏身分來度化眾生。 我們面對的每一次不順,都有可能是菩薩隱身度化和測試的安排。 即便對方現在不是佛,也是未來佛。
佛陀在《法華經》中用整整一個章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 面對任何對境,見一切相都無一例外要從殊勝的角度來看,這樣,在娑婆世界遇到的所有人和事,就都變成了佛法,變成了功德,變成了增上緣。
(轉載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ZD8AfR4tU/
輪迴的根本 英文
(The root of reincarnation)
輪迴的根源
玄一學佛修行:
遠離顛倒夢想
看得破放得下
妄想分別執著
無我則無痛
無惡則無苦
清代名臣林則徐就說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