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戒的定義是:不當做的不能做,應當做的不能不做。總括的說,修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precepts, samadhi, wisdom)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慧律法師
佛法不只是一套理論,最終的目標是落實為身心的淨化。因此,在明白解脫後的心境,更重要是依循著一定的步驟,達到心靈的超越。否則,聽一大堆道理,只不過是「畫餅充飢」,無濟於事。
簡要的說,佛法修持的總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以下略為說明:
戒的定義是:不當做的不能做,應當做的不能不做。總括的說,修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至於戒律的內容,有五戒十善、八戒、沙彌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這些都可以進一步去研究。
所謂定,也就是禪定;當心不散亂專注於一境的狀態,便是禪定。禪定的作用,在消極方面可以抑制我執、我欲的奔放;積極方面,能開展我們精神生活的天地。修定的方法雖然有很多,不外乎「止」、「觀」的修習與協調。「止」是制心一處;「觀」則是根據止的要求而思惟觀照。
如果唯止無觀,會偏於槁木死灰的枯禪,甚至使精神矇昧昏沉。如果唯觀無止,又會導致散亂、心神渙散。唯有止觀雙運,才能進入定的領域。
修定、持戒,目的都在成就智慧的開發。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發慧。有了智慧才能破除愚痴(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獲得心靈的解放。佛門有句話說:「由聞思修入三摩地。」也就是說明修學智慧的次第是:聽聞佛法、審慎思惟、實踐履行。
整個佛教的三藏經典,無非都是在教導達到心靈超越的方法,絕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我所講述的內容,只不過是敲門磚,讀者仍需隨己力深入經典、依教奉行,親身體驗,才能掌握自在、解脫的心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7114955621/posts/pfbid0Yz7xD1ey2LMDHFtdabTPoMnnLPWfgZ1SJf2iSYcPiX157wUkzef5wynFKTcNTTEwl/?mibextid=Nif5oz
戒定慧三無漏學 英文
戒、定、慧三無漏學,
是修行人所必須具有的。
Every cultivator needs to have the Three Non-Outflow Studies of precepts, samadhi, and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