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的眼中,「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包括地獄眾生。地獄眾生雖然造了很多業,可是佛看到的是他們的本性。既然眾生皆有佛性,就都可以成佛,只不過因為本性被煩惱遮蓋得太嚴重了,顯不出來。如果能夠把煩惱慢慢拿掉,就可以成佛。
【周泳杉老師答問】
問:要如何跟與自己觀念不合的人相處呢?做到「敬而遠之」就可以了嗎?
答:很多人把「敬而遠之」當成是嫌棄的意思,對自己討厭的人敬謝不敏:
我不想理你,你最好也不要出現在我面前。這其實是誤會。
「敬」這個字說明,我們與人相處,對於對方的觀念,你可以不認同,但是不能嫌棄對方。
你不認同的是對方的理念,但是對方有佛性,是不能否定的。所以我們敬的是對方的佛性。
在佛的眼中,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包括地獄眾生。
地獄眾生雖然造了很多業,可是佛看到的是他們的本性。
既然眾生皆有佛性,就都可以成佛,只不過因為本性被煩惱遮蓋得太嚴重了,顯不出來。
如果能夠把煩惱慢慢拿掉,就可以成佛。
佛經上說講,
佛說他過去生也曾墮過地獄。
我們從這裡就能得到一點安慰了,原來佛也曾經墮過地獄,可是經過修行,他成佛了。
我們現在得人身,基礎比地獄眾生好很多,所以如果現在開始修行的話,一定比地獄好修,要有信心可以成佛。
不光對自己要有這個信心,對其他人也一定要有這個信心。
老法師教我們要「和」,「和」從哪裡來?
從恭敬來。
孔老夫子講「禮之用,和為貴」,禮的作用,以「和」為最尊貴,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如果用「禮」來作為我們待人處事接物的媒介,就會產生「和」的作用。
而「禮」的核心又是什麼呢?
恭敬。
禮就是自卑而尊人,你對他人恭敬,你就要把自己擺低,也許他人的一些理念,你並不認同,但是他也有他的優點,你先去欣賞他的優點,而不認同的那個部分我們要去諒解。
換句話說,
我雖然不同意,
但是我先同理。
意思就是說:
為什麼現在他有這種固執呢?
因為他的生長環境、家庭背景給他灌輸這種觀念,我先去理解他、同理他,但是對於他的錯誤觀念,我並不同意。
不同意,
並不代表我鄙視他、嫌棄他。
因為鄙視跟嫌棄都是對立,而和諧中怎麼會有對立呢?
所以怎麼跟與自己觀念不合的人相處呢?
和諧相處,要去禮敬他,不能與他對立,不能嫌棄、鄙視他,只有先同理他,才能有辦法幫助他。
人與人的相遇是因為緣分,如果緣分不具足,你們的關係會越來越淡,越來越沒有共同的交集,沒有了共同的因緣,慢慢地就遠離了。
沒有了緣分,也就沒有所謂的「敬而遠之」的問題了。
要注意的是,在這過程當中並不需要產生任何對立嫌棄的念頭。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rhSYVkxy6gUt1A3Auvnw9PZCw7eT4HLYGrVp7xgs4fiCf1ULtH4tTwC7hwLAszypl&id=100091965645787&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