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心見性,大乘經教上講,這個事情「唯證方知」。怎麼證法?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就證得,自然就證得。
[淨土大經解演義](四六九)-2
《淨空老法師講述》:
要明心見性,大乘經教上講,這個事情「唯證方知」。
怎麼證法?
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就證得,自然就證得。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表演給我們看,我們看經典上記載的,他十九歲離開家庭,捨棄王位,捨棄王宮裡面的物質生活,這個表演是在暗示我們把煩惱放下。
這障礙兩大類:
一個煩惱障,一個所知障。
煩惱放下了,出國去遊學、去學習。
當時印度是世界上宗教之國、哲學之國,印度這些宗教家是大哲學家,他統統都去學過,學了十二年。他的示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有著非常狂熱求知欲的年輕人,廣學多聞,什麼都想學,這是知識分子,熱衷於求知。十二年大概所有的這些高人都見過,問題不能解決。因為印度的宗教跟哲學,它們都崇尚禪定。佛這些知識從哪來的?從禪定當中來的,在禪定裡面空間維次沒有了,所以人在四禪八定當中能夠看到二十八層天,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獄。在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之內,他沒有不看見的,他親自看到、聽到、接觸到,他太清楚了。
那還有什麼問題?我相信釋迦牟尼佛有,這個六道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我們求學有這個問題,我想釋迦牟尼佛肯定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能解答,沒人能解答。印度人把四空天認為是宇宙的本體,認為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就是法性,這是一個誤會。所以釋迦牟尼佛通過十二年的學習,他三十歲了,這個時候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在畢缽羅樹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突破四禪八定,這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問題解決了。宇宙怎麼來的知道了,為什麼會有宇宙,三千大千世界之外,原來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這全看到了。這個畢缽羅樹以後就稱它叫做菩提樹,現在我們都稱它菩提樹,他在這個樹下開悟的。
怎麼開悟?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放下,所知障放下了,二障沒有了,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統統現前。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成佛不難,端在放下,你肯不肯放下,不肯放下那就沒法子。
六十年前,我第一次跟章嘉大師見面,向他老人家請教,佛門裡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的契入佛的境界?
他老人家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你就契入。
看破是什麼?是明瞭,事實真相明白了,這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
《華嚴經》上講得清楚,講得很多。賢首國師有一篇論文叫《妄盡還源觀》,把《華嚴經》這個部分,簡單扼要用六段論說就把它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佛知佛見,完全從禪定當中完成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現是示現一個知識分子,怎麼樣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在中國唐朝,一千四百年,出現一個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成為佛門的祖師。說老實話,他一天經都沒聽過,雖然在黃梅八個月,五祖派他的工作是碓房裡面去舂米破柴。因為他是樵夫,幹他的老本行。在道場裡面做了八個月的苦工,這寺院裡有講堂他沒去過,有禪堂他也沒去過。禪堂裡沒有坐過一炷香,講堂裡沒有聽過一堂課,五祖就把衣缽傳給他,他成為禪宗第六代祖。憑什麼?憑放下,章嘉大師講的放下。傳法那一天,《壇經》裡記得很清楚,五祖在方丈室召見他,時間是半夜三更。他跟惠能有默契,三更真的,祖師的房門沒關,一推就進去。給他講《金剛經》大意,我估計不超過兩小時,他一生聽經時間就這麼長,不超過兩小時。他不認識字,一定沒有經本,老和尚給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提出他的心得報告,因為他明心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五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說明我們的真心從來沒有染污過,縱然造罪業墮到阿鼻地獄也沒有染污,染污是誰?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妄心有染淨,真心沒有,這是講真心,他見到真性。第二句「不生不滅」,沒有生死,這是真的。第三句「本自具足」,就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有什麼東西?《華嚴經》上佛說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惠能大師講的這一句,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的德能,就是今天講的能力;無量的相好,我們中國人講福報,福報包括在相好裡頭。
無量無邊都是你自己有的,不是外頭來的。所以佛教人從內去求,不要到外去找,到外面找不到,求智慧、求能力、求道德、求相好,都到自性裡面去找,明心見性它全都出來了。所以佛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點都不錯,只是迷悟不同,凡夫是迷了自性,換句話叫迷惑佛,他要是破迷開悟,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阿彌陀佛能建立極樂世界,每一尊佛都能建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極樂世界無窮大,所以阿彌陀佛建立了,十方諸佛需不需要建立?不需要。諸佛如來的弟子到最後,學習到最後,這些諸佛如來都勸導他的學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跟阿彌陀佛學習,幾乎沒有例外,我們釋迦牟尼佛亦如是,苦口婆心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個地方是保證班,在別的地方學習很辛苦,時間很長,到極樂世界修行的時間就大幅度的縮短,而且很快成就。這是真正得到阿彌陀佛的幫助,這是一個好老師,諸佛如來沒有不讚歎他的。
所以他們幾乎天天都去參訪十方佛剎,自己的本身在阿彌陀佛講堂沒有動,在聽經沒動,他的分身能夠分無量無邊身,十方諸佛那個地方他統統都去了。供養佛,帶的禮物,禮物不需要預備,想要什麼已經在手上了。供佛是修福,聞法是修慧。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遇到一個善知識都難得不得了,到極樂世界每天可以參訪十方諸佛如來,就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早一點到極樂世界去。其他諸佛國土做不到,其他諸佛國土要到什麼時候你才有資格平等遊於十方佛剎?要什麼程度?要大徹大悟。沒有大徹大悟就跟著老師,不能離開老師,就像《華嚴經》上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它有條件的。善財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會下得根本智,得根本智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大徹大悟,像惠能那樣的。有這種條件你才能夠出去參學,為什麼?你有能力辨別真假、邪正、是非,你才有能力辨別。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到外面參學,你遇到一些妖魔鬼怪怎麼辦?
所以參學要有條件,宗門大德說得好,參學要有參學眼,慧眼,慧眼不開不能參學。五眼我們前面學過,慧眼開了你就有資格參學,老師不會留你,老師勸你出去參學。參學是什麼?成就後得智。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這是根本智,就是心地純淨,純淨純善。後得智是無所不知,讓你到外面去看,你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明白,一接觸就明白。五十三參給我們做出榜樣。你看五十三參最後,第五十三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把善財童子送到極樂世界去了,送去留學。善財這樣的資歷,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這些我們不能不認識,而且要徹底認識,我們這一生取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有把握,它不是假的。我們自性都不是外頭來的,全是自性的本能,到那個地方才能夠恢復,才能把所有的障礙、煩惱、習氣把它洗刷乾淨。遊於十方剎土作用在此地。
雖遊十方剎土,於所受用皆不著取。為什麼不著相?為什麼不取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方諸佛剎土跟極樂世界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不要以為是真的。實報莊嚴土我們稱為一真法界,真的不是假的,那個真假是對十法界講的,它跟十法界比,十法界是假的,它是真的。為什麼?十法界是無常,剎那在變化,實報土裡頭沒有變化,只有心現,沒有識變,因為它識已經轉成智慧,轉識成智,所以實報土裡頭沒有變化。實報土裡頭的人壽命很長。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因為它怎麼來的?它是無始無明習氣來的,只要習氣不斷,這個世界就現前,習氣斷了這個世界就沒有了。也是一場夢,時間是三個阿僧祇劫這麼長,無始無明習氣才能斷得了。習氣沒有斷,這麼長的時間人不產生變化,我們這邊的人隨著年齡都老化了,實報土沒有老化,永遠年輕,壽命是三大阿僧祇劫,相貌一點沒有改變,真年輕人。不但人,這是這麼多菩薩在那裡面沒有變化,永遠不改變,花草樹木永遠不凋謝,山河大地永遠不會有災變,這叫一真法界。可是無始無明斷盡了,你從等覺再提升到妙覺位,這個世界就不見了。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如來實報土是例外的,沒有講,當然實報土也包括在其中,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
只有常寂光土永遠存在,在什麼地方?你看不到,見性的人看到,常寂光存在。常寂光三種現象都沒有,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但是它能生三種現象,能生萬法,惠能大師說的,「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能大師只說了五句二十個字,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之後也做了報告。這個報告就是他在菩提樹下,我們看到他在入定,其實他在做報告,這個報告很長,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之後的報告。這個報告是在定中講的,講完之後,一共是講了二七日,十四天,也有人說,這也是經上有根據的,說三七,三七就是二十一天,世尊做的報告。這個報告被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分量之大不可思議,《華嚴經》前面有詳細的說明。龍宮裡面有三種本子,有大本、有中本、有小本,龍樹菩薩進龍宮,這是大龍菩薩把他接過去參觀,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他看到了。
大部的《華嚴經》分量多少?佛法裡面算分量跟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算這一部書是多少個字,以這個做分量,像老子五千言,五千多個字,用這個做數量。印度不是的,印度是以四句為一個單位叫偈,不管是長行是偈頌,四句做一個單位叫一首偈。《華嚴經》是多少個偈?龍樹菩薩告訴我們,「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天文數字!無法計算。龍樹看到這部經,他本來是有傲慢的習氣,自以為這個世間聰明智慧是第一人,再沒有比他高的,看到釋迦牟尼佛這部經的時候,傲慢習氣立刻就沒有了,不能比!龍樹是初地菩薩,都是給我們做示現的。中本還是太大,最後看小本,小本是什麼?就像目錄提要一樣。像我們中國最大的一部書《四庫全書》,現在把它印成書本,精裝也有一千五百冊,目錄提要有五冊。龍樹菩薩傳到這個世間來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目錄提要,他說這個我們世間人可以受持、可以學習。這個目錄提要多大的分量?十萬偈,四十品。傳到中國來的不完整,大概只有全經的一半,可是經的意思已經能夠看得出來,是個殘缺不完整的本子。梵文的原本已經失傳,在全世界找不到了,所以《華嚴經》只有中文翻譯的本子在。聽說梵文《四十華嚴》最後的一卷,「普賢菩薩行願品」梵文本還有,我們只聽說沒見過。所以最完整的《華嚴經》是中文的譯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不會有一個念頭想控制它、想佔有它,不會有這個念頭,清淨心才現前,有這些念頭心就不清淨。
「遊於淨國亦無愛樂」,每天去參訪十方諸佛剎土,對十方剎土的清淨國土,有,清淨國土裡面多半講沒有六道。有沒有這個世界?有,我們在《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對這樣的清淨國土,你沒有愛樂,就是說你看了之後不會起貪戀。「於諸穢土亦不厭棄」,這穢土是六道,像我們這個世界六道,特別是三惡道,餓鬼、畜生、地獄,看到怎麼樣?也不嫌棄,完全是平等心對待。對於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亦無希求不希求想」,就是說不會有這個念頭,有什麼希望,有什麼要求,沒有。沒有希望,沒有要求,都沒有,這叫真清淨!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257555868/posts/pfbid0dnbQjzgM24ASCRZeMb1BSro5EGwutRsAVXL5fyT3A5PXYHQgg4XqNGqEUeYP3ihHl/?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