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要承傳,一定要節儉、一定要勤儉,不然一定敗。家敗,敗在一個“奢”字,奢侈就敗了;人敗,敗在一個“逸”字,放逸、懶散,這個人就毀了,腦子裡就胡思亂想,什麼都覺得應該給他的。人一懶散就只是吃呀、睡呀、睡呀、吃呀,邪念很多,叫“飽暖思淫欲”。所以一個人工作勤奮一點也是一種修行,讓這些妄念越來越少,一心為團體、為公、為人,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糟蹋東西其實就是糟蹋自己的福報
蔡禮旭老師:
曾國藩先生是清朝成就最高的漢人,他說:
一個家要承傳,一定要節儉、一定要勤儉,不然一定敗。家敗,敗在一個“奢”字,奢侈就敗了;人敗,敗在一個“逸”字,放逸、懶散,這個人就毀了,腦子裡就胡思亂想,什麼都覺得應該給他的。人一懶散就只是吃呀、睡呀、睡呀、吃呀,邪念很多,叫“飽暖思淫欲”。所以一個人工作勤奮一點也是一種修行,讓這些妄念越來越少,一心為團體、為公、為人,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
我們看,清廉是結果,節儉是根源,所以教育都要找到根才知道怎麼下手。從哪裡節儉?具體來講,食、衣、住、行、育樂,夠用就好,不要去糟蹋這些物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糟蹋東西其實就是糟蹋自己的福報,叫暴殄天物。哪一個東西不是天物?所有東西不都是天地產生的,都是天物。
我們看這個書,它是樹做成紙,你去糟蹋它就是糟蹋天地的化育,根本就不感恩了。所以我們教育孩子,從心上,還要從整個生活的細節,來樹立他的德行。包含孩子早上洗手、洗臉,洗完的水倒哪去了?是流掉了,還是沖馬桶?就從這一滴滴水他都不浪費,他一內化了,他不知道那一顆存心就幫自己造了多少福。
勤儉者有福,節儉的人有福,福生於清廉、節儉。節儉的人,本來他命中只有六十歲,可是他很省著花,到六十歲的時候,他的福報還沒花完,延壽二十年,活到八十歲。現在的人是本來有八十歲的命,花錢花得很凶,都要穿名牌的、要吃名牌的,結果花花花,花到五十歲的時候,福就花完了,結果祿盡人亡。一個人的福祿全部花完,老天爺要把他收回去了,折了三十歲,因為他奢侈。這個事情在很多歷史當中都有記載。人不明理真的很可憐,不能責怪任何人,他們不懂,都在糟蹋自己的福報。
我們再復習一下,《德育古鑒》裡面講到的,一位陳良谟先生。他們的家鄉有一年旱災,結果他們那個地區有水壩,旱災,其他地方都很嚴重,它不嚴重,沒什麼損失。可是當地的官員申報:這個地方全部是災區,免稅。他們那一年撿到了便宜,不用報稅。隔一年,旱災之後最容易來水災,結果隔年水災,他們那個地方地勢比較高,又沒淹到。然後又申報:災區又不用報稅。
兩年都不報稅,是福還是禍?(答:禍。)你們怎麼知道?不要嚇我,你們都未卜先知。老子說,“禍福相倚”。一個人沒有德行的基礎,福來了、財來了,對他來講,可能是大禍臨頭。
結果因為兩年都撿到這個運氣,統統沒有納稅,積了錢,其他地區都是災區,就把很多東西都變賣了。誰買?他們買,那個地區就剩他們比較有錢。結果一有錢、一買東西,開始增長一種虛榮,就揮霍。結果一揮霍,陳先生就說,“我們這個地區的人太嚴重了,有一些姓氏的人可能會斷子絕孫。我們陳姓好一點,也免不了災難。”果不其然,過了幾年,真的他們那個地方幾個姓氏,感染瘟疫,最後後代都死光。他們陳姓還好一點,沒有這麼樣的糟蹋食物,可是還是發生了一些火災、一些小災。
《群書治要360》第29集
https://www.facebook.com/132449523610556/posts/184244462927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