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裡常提到「一即無量、無量即一」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其實它們是同義的。
「一即無量、無量即一」
以俗諦的數學或
生物學是很容易解釋的。
例如數學:
一條線(一)裡有無數的點(無量)、
而這些無數的點(無量)
恰好構成這一條線(一),
因此「一即無量、無量即一」。
例如生物學:
一個蘋果籽(一)
可以長出一顆蘋果樹,
而這顆蘋果樹可以結很多蘋果,
每個蘋果有很多蘋果籽,
每個蘋果籽可以長出一顆蘋果樹,
而這每顆蘋果樹又可以結很多蘋果,
每個蘋果有很多蘋果籽,
如是展轉可以產生
數不清的蘋果籽(無量),
這就是「一即無量」。
同樣,
這些數不清的蘋果籽(無量)
其原頭來自一個蘋果籽(一),
這就是「無量即一」。
其實以集合(set)和
元素(element)來説明亦可。
一就是集合,
如同「性」或「理」,
而無量就元素,
如同「相」或「事」。
一個集合(一)
有無數的元素(無量):
「一即無量」、
而這些無數的元素(無量)
構成這個集合(一):「無量即一」。
宇宙中的萬事萬相(無量)(相)
其實就是一念(一)(性)所變現的:
「無量即一」,
若我們能「會相歸性」
則明白無量相就是一念所變現。
反之,這一念心(一) (性)變現
宇宙中的萬事萬相(無量)(相):
「一即無量」。
我們處於俗諦,
每天六根接受無量的六塵,
產生無量六識緣影妄想、分別,
在煩惱中轉不出來,
造作無數的業,最終輪迴受苦,
很不值得。
若能剝繭抽絲、化繁為簡,
明白這些十八界(六根、塵、識)
的幻影、幻相的
妄想、分別、執著
都是一念心性所變現,
就可以由煩惱中抽身而退,
達到菩提的境界。
文: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1231438320/posts/10227037770910148/
華嚴裡常提到「一即無量、無量即一」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其實它們是同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