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一如:性就是相、相就是性。而且一即無量、無量即一;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來藏以方便分三: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有)、空不空如來藏(空有不二)。「一心三藏」
如來藏性:我們都知道在俗諦裡,我們有四大的色身,這是有形有相的,故有質礙,也就是物質所在的地方,會占據空間而產生障礙。
例如,我把杯子放在桌上,這杯子所在的地方就無法再放別的東西,除非我把它先移走。
質礙是一種特性(性),它有各式各樣的相。
例如,一顆樹所種的地方,就有樹的質礙。
樹有非常多種、它們在的地方也是無量,故產生無量的質礙相。
這是性可以產生無量相的例子、但無量相統歸一個性。
這也闡明一(性)即是無量(相)、無量(相)即一(性)的道理。
當然質礙不限於樹,也可以是房子,其性相和樹的例子是一樣的。
故性相一如:性就是相、相就是性。而且一即無量、無量即一;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性不是僅限於質礙的性,也可以是水性、美性、堅固性⋯等等,各式各樣的性,產生非常多無量相。
還好,這些N種無量相在我們的第八識裡都只是形相、影像、或印記,而不是真實的相,否則遍虛空法界都會容納不了。
每個人(或眾生)都有他的第八識(又名藏識、阿賴耶識),這些無數的阿賴耶識不也是無量的相?統攝這些無量相是什麼性?
就是如來藏性、也就是大光明性,也是一念,這個一念變現無量無邊的相,包括眾生、山河大地、虛空法界⋯等等。
這些相其實都可互相容攝:它即是你、我、他、它、它們⋯等等。
例如,房子就是我,我就是樹、樹就是牛、牛就是水⋯(隨便你的想像)。
這目的是打破相上的分別、執著、與妄想,完全不必著相。
說小一點,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一物就是另一物,無二無別,因為都是如來藏性所變現的。
不過這是在理上說的,在事上說,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
禪宗公案裡有一則:
看山是山(事)、看山不是山(事)、看山還是山(事與理:理:這座大山是那座小山、這座小山也是另一座大山;事:這座小山就是這座小山、那座大山就是那座大山。)
因此我們的心量可以無量無邊的擴大、不必局限在相上的分別、妄想與執著上。
因此,「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是很容易接受的。
須彌固然可以納芥子、芥子反過來納須彌為何不可?
這樣一來就破掉對空間、大小的著相。
同樣的,時間長短也是相,也可以互相容攝,就可以破對時間長短的著相。
同理,也可以破對山河大地、萬事萬物的執取相,這樣一來就破了法執:破掉對外境的執取相。
進一步,由於我們的心量可以無量無邊的擴大,因此你就是我、我就是他、他也是我、我也是你⋯這樣不就破了我執了嗎?
阿羅漢苦苦修行,花了很多時間,破了我執,脫離輪迴,但他沒破法執。
我們不但一下就破了我執、而且一下子也破法執。
這就是佛法無邊: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佛法,也是內修一心的不可限量功德。
佛法可以很活潑、生動,不必咬著硬邦邦的理論去煩惱。空是有、有何嘗不是空?
空有不二,
故《心經》云:
「色(有)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這種空有不二的觀點
就是真空妙有:
空中有有、有中有空。
例如,以三輪體空的空性去布施,雖然是空,但有其功德:空中有有、有中有空。以無相布施、其功德甚大。
如來藏以方便分三: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有)、空不空如來藏(空有不二)。
為什麼要採取方便?
因為使用文字,它具有文字波若,用它做為一種工具來解釋一切法,讓人入心明白、理解。
理解就可以解脫、得大自在!
㊙️
這個空如來藏、
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
就是所謂的
「一心三藏」。
總之,
我們不著一切相
就要時常
「會相歸性」:
看到任何一個相
就將之歸回如來藏性,
這就是甚深的明心見性。
https://www.facebook.com/1231438320/posts/10227129211436104/
性相一如:性就是相、相就是性。而且一即無量、無量即一;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來藏以方便分三: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有)、空不空如來藏(空有不二)。「一心三藏」